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290字。

  顺德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卷
  一、基础(24分)
  1.默写古诗文。(10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其一)》)(1 分)
  (2)□□□□□,寒光照铁衣。(乐府诗《木兰诗》)(1 分)
  (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 分)
  (4)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2 分)
  (5)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整首诗。(4 分)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经历一整年的低位 pán huán(   )后,人民币汇率已走出寒冬,重回稳定运行的轨道。
  (2)院里的金菊从春天开到秋天,一拨又一拨,好像金鸡展翅,永不 diāo xiè(   )。
  (3)昨天下午 3 点 40 分左右,洪泽湖上出现了 hǎi shì shèn lóu(     )壮观景象。
  (4)他一言不发地看着对方,方正的脸上带着 bù xiè zhì biàn(     )的神气。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防疫春耕两手抓,一列列钢铁巨龙昼夜兼程,飞驰在大江南北,为广袤的田野带去无限希望。
  B.爱心人士高飞和她的朋友沿着崎岖的山路,走进广西山区,给贫困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包”。
  C.被贬谪到永州的柳宗元,留连山水,俯仰古今兴废,感慨深沉,流露出怀古伤今的浓烈情思。
  D.虽然正如大家所预料的那样,小婷获得了市作文比赛的冠军,大家得知消息后还是喜出望外。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近日,一幅日本捐赠物资的图片在社交媒体上刷屏,因为在那批物资的包装箱上写着“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八个汉字,寥寥数语传输了别样的温情。(将“传输”改为“传递”)
  B.回归祖国 20 年,澳门取得了令全中国人民为之骄傲的历史性成就,“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 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澳门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一带一路”前加“随着”) C.这是选拔了一批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优秀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比赛,也是为媒体融合环境下的主流 文化传播注入新生力量。(将“也是”改为“更是”)
  D.2019 年,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全年超过 1000 多件文物回归。 (删掉“超过”)
  5.探究下列材料,按要求填写空格,。(4分)
  材料一:1902年11月,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 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的口号。强调小说对社会改革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把经世致用的思想演绎到极致。此外,鲁迅、瞿秋白、茅盾、巴金等人也从“感时忧国”改造社会的目的出发进行文学创作。
  ——《文学的使命、价值和意义》
  材料二:“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其对文化影响世道人心的使命,具有责无旁贷的义务。但人们对小说创作的要求是多样的。小说创作不可能,也不应囿于某一种理念。囿于任何一种理念的小 说创作,其结果必然是作茧自缚。文化的生态园不论何等多种多样,如果缺少为文化的使命而分担一点 儿作用的文学,则这样的文化生态是令人遗憾的。我倍觉荣幸的是,与我同时获奖的4位作家同行,都以 自己创作的小说参与了为中国当代文化的‘拾遗补缺’。我们的作品风格迥异,文学精神却基本一致”。
  ——作家梁晓声
  小说创作植根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它肩负着(1)               (不超过18字)的使命。古往今来,多少小说家在创作中勇担使命,留下了一部部闪烁着文学光辉的绝世佳作,给予我们精神与力量。一声老爷,喊出隔膜沧桑;几个牡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