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990字。
人教版语文高二下册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试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诗歌鉴赏
1.阅读李清照《声声慢》一词,回答下面的问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过雁”引发了词人哪两件伤心事?
(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摘?”这句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的主旨句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请概括这“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作者是怎样抒发这愁情?
3.阅读李清照的词,回答问题。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某同学对《扬州慢》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进行一番比较,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地方。他还没有很好地进行概括,请你与他合作,得出恰当的结论:
①两位作者的生卒年:
姜夔 1155—1221 年
辛弃疾 1140—1207 年
这说明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两首词都涉及到作者的见闻经历:
《扬州慢》:“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这说明两首词都涉及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重要历史背景。
③这两首词都借历史人物抒发现实情怀:
《扬州慢》中提到杜牧。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到孙权、刘裕、廉颇。
这种写法都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