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课件+试卷含答案+学案(9份打包)苏教版
(浙江专用)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33高考命题点三分析综合教学案苏教版.doc
(浙江专用)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33高考命题点三分析综合课件苏教版.ppt
(浙江专用)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33高考命题点三分析综合迁移运用巩固提升苏教版.doc
(浙江专用)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34高考命题点四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含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教学案苏教版.doc
(浙江专用)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34高考命题点四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含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课件苏教版.ppt
(浙江专用)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34高考命题点四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含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迁移运用巩固提升苏教版.doc
(浙江专用)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35高考命题点五文言文断句教学案苏教版.doc
(浙江专用)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35高考命题点五文言文断句课件苏教版.ppt
(浙江专用)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35高考命题点五文言文断句迁移运用巩固提升苏教版.doc
高考命题点三 分析综合
文言文阅读的分析综合包括如下考点:①筛选文中信息;②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综合是在对文意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叙述的事件或所主张的观点归纳概括,理解分析。
近年来,高考试卷均把对文意总体把握的考查作为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头戏。文言文分析综合题呈现在高考试题中,可分为两种题型:一是筛选信息题,二是概括分析题(“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往往与“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并考查)。
考向一 筛选文中信息
“筛选文中信息”,就是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准确把握文中的重要信息。其考查范围一般是文中所写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道理、情感等,考查的重点是对人物言行主张、品德形象的筛选能力。最常见的是定向考查的方式,即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人物言行主张或品德形象等)的一组。此考点在浙江卷中虽未体现,但鉴于对文意的理解,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了解。
一、掌握1个原则:三非一析
解答文言信息筛选题的基本方法是在明确筛选标准后,将选项代入原文比对,然后排除那些不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确定正确的一项。在比对、排除的过程中,有一个基本原则:三非一析。
所谓“三非”,就是“非其人,非其事,非其时”。
[例1] (2014•天津卷)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徐谦尊侠义之风的一组是( )(3分)
①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
②好施与,矜然诺
③广义田以资通区
④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
⑤君为谋舍馆资饮饩不倦
⑥每闻盗则挺身出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②⑤⑥
原文信息:
徐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慕古侠烈之士,好施与,矜然诺。里有争,必造门征曲直,君一言折之。家既落,君委曲以奉甘旨,故乡望公得与二三故旧歌啸山水间二十余年。一切徭役皆身经理之,不以科兄弟。君之伯性刚卞,君事之弥谨。季读书,君不以贫故竭力佽助。
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其利焉。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妻兄弟有老而独者养之二十年,没葬而岁祀之。君友黄某父子死非所,遗二寡妇一女,君悉心护之,以其女字君从
……
高考命题点四 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含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所谓“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在对文言句子理解的基础上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以直译为主,要求做到“信”“达”“雅”。“理解”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能读通、读懂并领会某一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能理解文言句子内部以及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三是能理解文言句子的内涵和深层含意。
解答文言翻译题要准确译好文言文中的关键实词、虚词,还要正确把握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高考对文言实词、虚词的考查,既单独设题,也放在文言翻译中考查;对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一直不单独设题,都隐含于翻译题目中。这四个点都是文言文翻译的评分点。对文言实词、虚词,前面已作专门讲解。这里重点讲解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如果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特点、标志不熟悉或不理解,就会造成文言文阅读的障碍和语句翻译的不通畅。近年来,浙江卷中经常涉及这一点,因此考生要给以足够的重视。
一、文言句式
《考试说明》规定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等。高考命题中,句式往往隐含在文言文翻译题中作为“采分点”,通过翻译和断句的方式进行考查。
(一)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判断句的类型 例 句
“……者,……也”句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者,……”句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
长乐王回深父……
“……,……也”句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无标志句 刘备天下枭雄
……
高考命题点五 文言文断句
1.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3分)
孟 子 曰 言 近 而 旨 远 者 善 言 也 守 约 而 施 博 者 善 道 也 君 子 之 言 也 不 下 带[注] 而 道 存 焉 君 子 之 守 修 其 身 而 天 下 平 人 病 舍 其 田 而 芸 人 之 田 所 求 于 人 者 重 而 所 以 自 任 者 轻
(节选自《孟子•尽心下》)
【注】 不下带:带,腰带。古人视不下带,即只视带之上。此处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
解析:找出对称性句子,即两组“……者……也”;再看“曰”“也”“焉”等断句标志;其余略加翻译即可断开。
答案:孟子曰/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孟子说:“言辞浅近而含义深远,是善言;操守简约而利益广博,是善道。君子的言论,浅近平常而包含大道;君子的操守,修养自身而惠及天下。很多人的毛病在于舍弃自己的耕地而去耕耘别人的耕地,要求别人的重而要求自己的轻。”
2.用斜线“/”为下面文言文未加标点处断句。(3分)
叶 廷 珪 云: 余 幼 嗜 书 自 肄 业 郡 庠 牵 丝 入 仕 四 十 余 年 未 尝 释 卷 食 以 饴 口 怠 以 为 枕 士 大 夫 家 有 异 书 无 不 借 借 无 不 读 读 无 不 终 篇 而 后 止 长 恨 无 资 不 能 尽 传 写 间 作 数 十 大 册 择 其 可 用 者 手 抄 之 名 曰 《海录》
(节选自《初潭集》)
解析:先将此段通读几遍,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对称句式和顶真修辞断开几处,余下再仔细翻译、推断。
答案:叶廷珪云:余幼嗜书/自肄业郡庠/牵丝入仕/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士大夫家有异书/无不借/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后止/长恨无资/不能尽传写/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录》
叶廷珪说:“我从小酷爱读书,从在郡学修业,一直到成家步入仕途做官,四十多年不曾放下书卷,吃饭的时候读书觉得嘴里香甜,疲倦的时候用它当枕头。士大夫家有与众不同的书,没有不借来的,借来没有不读的,读,没有读完全篇不会终止。常常怨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