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730字。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
近三年江苏卷命题与考情分析
题目信息 考点考向
年份 选文 作者 体裁 鉴赏形象 鉴赏语言 鉴赏艺术技巧 鉴赏思想情感
2019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韩愈 唐诗 √ √
2018 《寄和州刘使君》 张籍 唐诗 √ √
2017 《秋兴》 陆游 宋诗 √ √
1.研究三年江苏高考,从体裁看,以诗词为主;从时代看,以唐宋时期的诗歌为主;从表达方式看,手法多样,或叙或摹,或抒或议。
2.题型稳定,以简答题为主,设2道题,分值均是11分。近三年高频考点为鉴赏形象、赏析艺术技巧、评价思想情感和作者观点态度。表达技巧考查角度各不相同,设题角度新颖,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灵活应对陌生问题的能力,旨在引导中学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深入。预计2020年题型不会发生变化,备考中仍要把四种类型作为重点。
一、(2019•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韩 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1.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解析 解答本题要明确前六句的思想内容,依次从中找出对比点,并分析这些对比表现了精卫怎样的形象特点。首句中的“终年”与“寸诚”,用时间之长与寸心(决心)对比,凸显精卫决心之坚;三、四句的“山石细”与“海波平”,用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出了精卫的雄心壮志和坚强的意志。五、六句的“功难见”与“命已轻”,用任务重功业难成与生命有限对比,表达出精卫不能实现抱负的命运之悲。
答案 “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2.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5分)
解析 诗歌后六句议论抒情。“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精卫鸟专一精诚的欣赏,表现了作者傲然不屈于俗见的鲜明态度;“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运用反问,表达了自己不计结果、但求一生尽力的人生态度。最后两句作者以精卫与刺客类比,表达了对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的褒扬与欣赏,暗含作者贵在实干、无意显名的人生态度。
答案 独抒己见,不随大流;但求尽力,不计结果;贵在实干,无意显名。
二、(2018•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11分)
寄和州刘使君【注】
张 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