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00字。
第六单元 三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②逮至远鄙郊外之臣 ③四鄙之萌人闻之 ④美章而恶不生 ⑤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 ⑥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
A.①②④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
【答案】B(①“辟”通“避”。③“萌”通“氓”。④“章”通“彰”。⑤“尚”通“倘”)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将在于众贤而已
A.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B.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C.不义不富
D.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答案】C(A.“贤”,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有才德的人。B.“佐”,动词活用为名词,辅助的人、助手。D.“贫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贫贱的人。C.与例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众”,使……众多;“富”,使……富有)
3.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B.此何难之有
C.何谓德不形
D.唯命是从
【答案】C(A、B、D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C项不是)
4.下列句子中,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
A.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
B.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C.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D.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
【答案】A(A.应为“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
5.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逮至远鄙郊外之臣
B.上之所以使下者
C.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
D.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
【答案】C(A.古义:等到。今义:捕捉。B.古义:用来……的方法。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C.古今均指“有钱又有地位,富裕而显贵”。D.古义:指在高位者。今义:成人)
二、课内阅读
阅读《尚贤》,完成6~9题。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 术:道理
B.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 众:使……众多
C.故大人之务 务:事务,事情
D.四鄙之萌人闻之 鄙:边远的小邑
【答案】A(术:方法)
7.下列六句话分为四组,都能用来证明“尚贤”的重要性的一组是
①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②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③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
④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⑤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
⑥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A.②③④ B.③④⑥
C.②⑤⑥ D.①②⑤
【答案】C(①是得到“贤士”的方法,③是古代圣王治理国家的原则)
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子虽然反对儒家学说,但是在推崇贤才方面跟儒家是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