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70字。

  古诗鉴赏核心知识
  (一)古诗常见抒情方式
  古诗常见抒情方式一览表
  抒情方式 说 明 示 例 赏 析
  直抒胸臆 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苍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借景抒情 借助于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往往使情感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深切动人。 绝句二首(其二)(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
  托物言志 不直接表露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寄兴等手法,把某种理想、人格、观点寄托在描摹的事物上,咏物与抒怀合二为一。 蝉(虞世南)
  垂 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涵的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借古讽今 借助历史人物或事件影射、讽刺现实,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感。 台城(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用典抒情 借用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个人愿望等。用典有时增加了诗歌的容量,使诗歌典雅耐读,富于文采;有时则是为了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①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②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①“想当年……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的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②“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是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注  抒情方式与表现手法有交叉,也可以归到表现手法中。
  (二)古诗常用表现手法
  古诗常用表现手法一览表
  表现手法 说 明 示 例 赏 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