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0题,约7980字。
间隔性默写检测
1.《劝学》中“ ”一句,以金属变化来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改变和提升,而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2.《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 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 _______”。
3.荀子的《劝学》中,指出木头经过火烤做成车轮后,再被晒干也无法挺直的原因是“ ”;认为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他们的才德之所以会超过一般人,就是因为 。
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锲而舍之,那么“___ _ ____”;锲而不舍,就会“__ ______”其中运用对比手法,形象地说明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道理。
5.《荀子•劝学》指出,螃蟹虽然有锋利而坚硬的“跪”和“螯”,却“__ ______”,这是因为“____ ____”,用“ ”明确指出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为食的原因。
6.《庄子•逍遥游》第一段中“ ”一句,描写鹏背之广;“ ”一句,描写鹏翼之大。
7.《逍遥游》第二段,在汤和棘的对话中,“ ”一句,体现了鹏凭借旋风可以高飞。而斥鴳竟然对之加以嘲笑,面对二者的思想境界,庄子感喟道:“____ 。”
8.《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如果“________ ____ ___”,那么小草可以做它的小船,而放置杯子就会贴在地上,这是因为“__ ______________”。
9.庄子《逍遥游》中,用 “ ”一句指出蜩和学鸠所飞之低,又对斥鵁认为“ ”就是飞的最高限度给予一定的嘲权。
10.庄子《逍遥游》中,先写蜩与学鸠以自己的飞行和休息来嘲笑大鹏,发出“ ”的疑问,再写斥安鸟以自己的飞行来嘲笑大鹏,发出“ ”的疑问。
1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和列子虽有“未数数然也”的人生态度,但分别存在“ ”和“ ”的不足,尚未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12.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列子虽免于步行,但还没有达到逍遥游,只有做到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 , ,才算逍遥游。
13.韩愈在《师说》中用一句“ ”开门见山,亮明了自己的观点。以士大夫对待孩子和对待自己在从师而学问题上的相反态度作对比,指出这是“ ”的糊涂做法。
14.《师说》中韩愈提出了他心目中老师的作用是 _____,而那些童子的老师,是____ _ ,这并不是韩愈所推崇的老师。
15.韩愈《师说》中指出:古之圣人, “ ”,尚且跟从老师请教疑问;今之众人,“ ”,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
16.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笨的原因在于:“古之圣人”虽然才能超出一般人很多了,“__ ”,“今之众人’’才智远不及圣人,却“_ ___。”
17.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