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50字。

  佛山市顺德区高中语文古诗歌鉴赏类题汇集练
  顺德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冬夜读书
  陆游
  霜雪纷纷满鬓毛,凋年怀抱独萧骚。房栊夜悄孤灯暗,原野风悲万木号。
  病卧极知趋死近,老勤犹欲与书鏖。小儿可付巾箱业,未用逢人叹不遭。
  【注】房栊:窗户、房舍。巾箱:古时放置头巾或书卷等的小箱子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题中的“冬夜”点出创作时间,又暗合诗人的人生境况,其人生也步入“冬夜”,一语双关,意蕴丰富。
  B.首联写冬夜霜雪纷纷,此时诗人已白发斑斑,风烛残年之际回想曾经的人生抱负,不免有萧条凄凉之感。
  C.颔联“原野风悲万木号”与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一样,都立足空间角度写出了苍凉之感。
  D.颈联从时间角度入手,表明主人公是一位疾病缠身、时日无多的衰翁,这为整首诗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色调。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境界?(6分)
  14【参考答案】D
  首先,颈联并非全是灰暗的色调,“老勤犹欲与书鏖”,虽年老,但依然勤奋读书。同时整首诗的基调也并非是灰暗的,尤其是尾联,显得积极向上、自信乐观。
  15【参考答案】
  含意:劝勉年轻人勤勉读书,专心治学,将人生的挫折和困顿看淡,用读书来充实内心、丰盈人生。(2分)
  精神境界:勤勉精神,作者老病年迈却发奋苦读;从容冷静,面对生死、遭遇,平静理性;自信乐观,虽风烛残年,依然坚信可通过读书来实现精神的升华、生命的延续。
  (任答2点4分)
  顺德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4~15题
  喜雨
  洪昇
  半岁伤枯旱,郊原一雨新。麦芽争出土,花气欲排春。
  旋涨南陂水,初消北地尘。明朝减米价,先慰绝粮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句“半岁”“伤”“枯”三词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旱情的极其严重。
  B.第二句写出一场好雨使郊原面貌骤然一新,引出了后文雨后的可喜变化。
  C.颔联写麦苗吐芽,花香弥漫,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写生机勃勃的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