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60字。
备战高考语文冲刺:疫期阅读——共战“疫”,不孤“读” 阅读写作导写练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经典作品总是能够常读常新,不断引发我们的思考。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文学巨匠们苦心经营的鸿篇巨制却总是被束之高阁,人们更习惯碎片化的浅层阅读。疫情发生之后,大家有了更多的阅读时间,而抹平人们心头的焦虑,带领人们“跳出问题”找到答案的仍旧是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也是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我们应借此契机,呼吁更多的读者去关注经典作品蕴含的价值和永恒的魅力,从而更加重视经典阅读。
疫期阅读,为何回归经典
(标题点明话题,疑问句式,引人思考。)
①“一季度增长最为明显的是文学类图书”,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人们以特殊方式度过了这个冬春之交。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此间,文学类图书销量大、读者关注度高。此外,4月10日,光明日报微博发起互动“疫情期间你在看什么书”,网友留言多次提到《浮生六记》《我与地坛》《霍乱时期的爱情》等经典图书。4月20日,光明日报微信发起投票“疫情期间你最想读什么书”,初选了60本中外图书,票选排名靠前的仍然是那些耳熟能详的书名——《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百年孤独》等。可以说,疫情期间,经典图书焕发出新的生命。(开篇点题。由大量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得出疫情期间,经典图书焕发出新的生命的观点。)
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市场经历了从“书荒”到“书海”的变迁。近年来,我国每年出版新书数十万册,国民阅读的主题也从“有书读”变为“读好书”,如何选好书成了阅读的头等大事。然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常常让人对“大部头”图书望而生畏,《红楼梦》《百年孤独》等书常年盘踞“怎么也读不完的书”榜首。在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经典阅读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回归。武汉方舱医院里的“读书哥”获得无数人点赞,因专业权威而走红的医生张文宏也在采访中表示“在焦虑的状态下,看书是非常好的调剂之一”。百忙之中他坚持阅读了《鼠疫》《血疫》等瘟疫主题经典图书。疫期读书、阅读经典成为当下许多人重要的生活方式。(现实性分析。特殊时期,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经典阅读帮助人们缓解焦虑,成为许多人重要的生活方式。)
③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部阅读史,只有阅读经典,我们才能抵达精神的高原。心理学认为,重要的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跳出问题的思维能力。乍看来,诸如《红楼梦》《百年孤独》这样的中外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