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7040字。
专题: 写 作
易错点1 议论文写作——中心突出
1.【2019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因分析】这是一则材料+命题式作文,所给材料的文字简明清晰,很好理解,没太多干扰信息。材料的关键词是“韧性”,关键语句“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这段话界定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时注意结合题目要求,做到中心明确、结构清晰、分析深刻。分析不深刻,重点不突出就会被视为二类作文,而如果行文不合材料要求,或脱离材料则会被视为三类作文。
【立意分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属于命题作文。题目中“文明”是中心词,母话题。“韧性”是中心词的特征,也就是要写出文明的绵延不息,世世代代的继承发扬。文明这个词比较宏观抽象,包含很多角度也就是子话题,所以主体部分可以通过小的类别来表现中华文明的韧性。意即写作的时候话题可以加以缩小、微观化,比如可以通过经典文化、圣哲精神、先贤智慧、诸子思想、英雄气节、烈士操守、名人品行、伟大人格等等来表现文明的坚韧不拔顽强不屈。
“韧性”材料中已经提示为“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具体而言可以换成坚韧顽强,坚忍不拔、愈挫愈勇、百折不挠、坚贞不屈、知其不可而为之、衔石填海、动心忍性、百炼成钢、锲而不舍等词语;还可以联想到一些坚韧性质的名言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把以上所思所想的内容和五千年文明结合起来, 多角度多侧面取材,可以按照材料中提示的文明的载体来写作,也就是围绕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立意。表明文明的韧性在华夏民族发展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巨大作用,若有针对性地写到当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会更有现实意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