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80字。
1 鱼我所欲也
《孟子》
(1)了解创作历史背景。孟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上下交征利”的时代。孟子认为,一国上下不顾道义地逐利,就会作乱犯上,必然导致国破家亡。所以,孟子将“富”与“不仁”对立起来,提出“保民”思想。因此,孟子提出的“舍生而取义”的观点,既是对人性的一种期望,也是对仁政的一种期待。
(2)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以“鱼”比喻“生”,以“熊掌”比喻“义”;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比喻生与义“不可得兼”。化抽象为形象,而喻言(鱼、熊掌)与正言(我所欲也)交错迭出,更将感性比喻与理性说理融合在极为凝练的语句中,可以在瞬间引人注意,令人深思,推论效果立竿见影。
(3)体会气势充沛、议论犀利的文 风。本文没有争辩对话,完全是个人独白,表现出孟子散文气势充沛、议论犀利的一贯风格。第1段选取了“鱼”与“熊掌”,“生”与“义”,“生”与“死”,“所欲”与“所恶”等两两相对的事物或心态对比说明,正反论述,层层剥笋,逐步深化。第2段由三字短句起始,节奏加快,情绪高昂。虽然仍然保持了对比说理与正反论述的惯性,如“得之”—“弗得”,“呼尔”—“蹴尔”,“行道之人”—“乞人”。然而,当对举的句式转而为铺排,终于推演出汪洋恣肆的议论、排山倒海的质疑,发出最为强烈的呼喊,如惊涛拍岸,令人动容。
“义”和“生”的关系(80字以内)
示 例一:生命诚可贵,正义价更高。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决不吐露党的秘密,用青春传承了舍生取义,用无畏谱写了英雄赞歌。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我们应该舍生取义。
示例二:维护正义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基础下。鲁迅先生以笔作武器,既保全了自己,又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面对诱惑和考验,我们既需要珍爱生命,同时也应该用智慧去维护“道义”。
一、重点字词
1. 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p;科&网Z&X&X&K]
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2014
(4)乡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2. 一词多义
是: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F ____________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