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语文创新版大一轮考点复习讲义:辨析并修改病句-Word版含答案
2021版高考语文创新版大一轮考点复习讲义:古代诗歌鉴赏-Word版含答案.doc
2021版高考语文创新版大一轮考点复习讲义:辨析并修改病句-Word版含答案.doc
2021版高考语文创新版大一轮考点复习讲义:论述类文本阅读-Word版含答案.doc
2021版高考语文创新版大一轮考点复习讲义:散文阅读-Word版含答案.doc
2021版高考语文创新版大一轮考点复习讲义:实用类文本阅读-Word版含答案.doc
研究真题 高屋建瓴
题型一 修改病句
1.(2019•全国卷Ⅰ)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
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解析】选C。A、B项主语是古琴,“使得它”中“它”指代不明。D项,“使得”的主语是“音量小”,“因为”的存在让句子无主语。
2.(2019•全国卷Ⅱ)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A.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
B.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呈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C.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呈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D.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
【解析】选A。画线句子存在两处语病,“能否”在句子中是两面对一面,不合逻辑。排除B、D两项。“并行不悖”用词不当,此词一般用在有两项以上内容的句子中,“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只是一条准则。排除C项。
3.(2019•全国卷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到月球背面去看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但由于潮汐锁定的关系,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几乎相等,所以无论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正面的半球。同样,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只能到达
……
研究真题 高屋建瓴
【点击纲领】
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解析】选C。“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意思是:许道宁画作中那种辽阔万里的意境,仿佛容纳在一扇窗中,包含了万里的山山水水,视野宽广。“一窗间”是此时作者面对画作欣赏领略佳作的夸张说法,近距离观看画作而非选项中远距离欣赏。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有什么含意”考查学生在对全诗理解的基础上,对尾联做出正确的理解分析。“有什么样的评价”考查学生对作者的情感态度把握。“此中有佳句”,“此”代指许道宁的画作及画作中的山水等景物,“有佳句”则是对画作的整体艺术造诣进行了极高的评价。吟断:吟尽。断,尽。“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山水本来就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物,山水寄寓着极为丰富的意蕴,这和观画者的夸赞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的评价极高。
答案:含意: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
评价: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2.(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
第1板块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1讲 研究真题 高屋建瓴
【点击考纲】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一、(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
……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
第1讲 研究真题 高屋建瓴
[点击考纲]同专题二“点击考纲”。
(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
我们的裁缝店
李 娟
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这是游牧地区,人们体格普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只有量身订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
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觉、做饭,但这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来便会特别暖和。很多个那样的日子,狂风呼啸,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得酥掉了。
我们还养了金鱼,每当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鱼。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最不可思议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闪动,透明的尾翼和双鳍缓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
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去许多。
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店,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一次,取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即使试了也死活不肯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往镜子跟前拖,让他亲眼看一看这身衣服多“拍兹”(漂亮),可越这样他越害羞,双手死死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
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新的布料,如果有了中意的一块布,未来三个月就一边努力攒钱,一边再三提醒我们,一定要给她留一块够做一条裙子的。
……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1讲 研究真题 高屋建瓴
【点击考纲】
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4.探究 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材料一:
武汉长江大桥的兴建,开辟了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新历史。中国工程人员数十年来在桥梁建设工程中作过许多努力,有过很多成绩,钱塘江铁桥就是中国工程人员自己设计的。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完全用自己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