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10字。
25 河中石兽
清??纪昀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1)语言平易,风格简淡。例 如第1段写打捞石兽,连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事情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简洁之至,又很生动。(2)善于在叙述中制造节奏波澜,平而不板。作者先写打捞石兽无果,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服为确论”,又引出了老河兵的“又笑曰”,谜底这才 揭晓。(3)寓意于事,立意高远。作者借寻找石兽的神奇过程,引出了最后的深层思考。
沧州寺庙门前的石兽沉入河中,十多年后,寺僧顺流而下寻找未果,听讲学家的建议寻找亦未果,终听老河兵的话在上游找到了石兽。
一、重点字词
1. 古今异义
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物理学
2.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以为顺流下矣F
原意为:位置在低处,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
②棹数小舟
原意为:船桨,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
(2)动词作名词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F
原意为:(水位)急剧上升,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
3. 重点实词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河干:___________
(2)山门圮于河 圮:_____________
(3)阅十余岁 阅:_____________
(4)求二石兽于水中 求:_____________
(5)竟不可得 竟:_____________
(6)曳铁钯 曳:_____________
(7)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设帐:___________[]
(8)尔辈不能究物理 尔辈:___________
究:_____________
(9)是非木杮 是:_____________
(10)湮于沙上 湮:_____________
(11)不亦颠乎 颠:_____________
(12)众服为确论 服:_____________
(13)凡河中失石 失石:___________
(14)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啮:_____________
(15)石必倒掷坎穴中 坎穴:___________
(16)转转不已 不已:___________
已:____________
(17)遂反溯流逆上矣 溯流:___________
(18)如其言, 果得于数里外 如F:____________
(19)可据理臆断欤 据:_____________
理:_____________
臆断:___________
4. 文言虚词
(1)二石兽并沉焉 _____________
(2)以为顺流下矣 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