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小题,约8620字。

  武汉市七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五月份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一、(共9分,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人们为什么写文章,可以有很多的目的。比如,为了      信息,传播知识,为了艺术,创造美感。但还有更深的一层,就像开矿一样,是为了      新的思想。当然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能有新的思想,但新思想的文章肯定是好文章。这也是写作人      的理想。
  A.传扬    开发    追求                    B.传递    开采    追求
  C.传递    开发    追逐                    D.传扬    开采    追逐
  2.下面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宗旨是通过具有普及性的诗词内容,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B.阅读《西游记》时,我们了解到:正是因为《西游记》的创作立足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才引起了当时的轰动并广泛流传。
  C.魏晋名士质疑儒学的思想价值,重新探讨儒学伦理道德的意义,专注于个人的内心,追求个性的自由,主张真实、真诚、真情。
  D.不同的生活习俗、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的特点并且有着各自的特色。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座右铭最初并非是置于座右的铭文,而是一种称为欹器的酒具。这种酒具空着的时候往一边斜,装了大半罐则稳当地直立起来,装满了则一个跟头翻过去。
  B.一代名医孙思邈曾说:“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这确是切身经验之谈。
  C.食无定味,适口为佳,美好语言的标准必须遵循两条:有效,悦耳。在人人想着创新的年代,自觉认知与坚守语言的底线,或许才能让我们的母语故乡变得更加美好。
  D.把阅读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人一定拥有开阔的精神版图;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全民阅读的品质,这样的国家一定拥有勃勃生机和巨大潜力。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青春不只是孤独的狂欢
  李菡
  ①寝室里只响起键盘敲打的声音,四个女孩静悄悄地面对着各自的电脑上网,蓝莹莹的屏幕投射在她们专注的脸庞上。突然,一个女生探身对室友说:“你看到了吗?我在微博上@你了。”另一个这才咯咯笑出声来:“看到了呀,我回复你啦,快去看。”而她俩之间的距离,不到两米。
  ②毫不夸张地说,十年前开始风靡中国的社交媒体,已经完全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穿梭在校园里,你经常会看到低头紧盯手机屏幕的人匆匆走过;课堂上,一张张埋在电脑背后的脸多半是在翻看好友更新的照片和日志;甚至连社团会议、小组研讨都开始被微信群所取代。当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养成“起床刷微博,躺下发微信”的习惯,社交媒体的魅力似乎显而易见与日增强。然而,在我看来,大学生过度依赖社交媒体带来了孤独问题。
  ③去年微信的大规模瘫痪造成的慌乱让我们意识到,现代人最恐惧的,是被切断与社会群体的联系,哪怕只是一小会儿。那么,到底是孤独催生了社交媒体,还是社交媒体放大了孤独?那些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发送的“晚安”,表明我们对孤独的恐惧并没有减少,反而更强烈了。
  ④科技带给我们一种“永远不需要独处”的错觉,让我们在排队时、等待公交车时,甚至在卫生间时都可以有事可做。过度频繁的联系让我们产生习惯性的心理饥饿感,让我们每当离开通讯设备、每当没及时收到回复时就不免心慌意乱。更加频繁的交流带来沟通质量无可避免地下降,我们之间的交流方式渐渐流于表面化和片面化。
  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表示“比起说话我更愿意发短信”,我们渐渐习惯逃离真实的交流,自欺欺人地选择更浅层面的沟通。当我们懒于打理好自己再坐一小时地铁去和闺蜜小聚,而是选择躺在床上使用微信对讲时,是否考虑过对社交网络的过度依赖已经挤占了现实社交的活动空间?这种高效率、低成本的社交,是否也意味着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廉价浅薄?是否可能导致自我封闭,使现实社会关系如苏打饼干般易碎?
  ⑥虽然社交媒体让我们孤立自己,但这种孤独已经丧失了独处应有的本质,当科技让我们成为彼此的情感拐杖,过度的交流让我们没有时间安静地独处,以至于在不得不独处时完全无法习惯。而聒噪的网络世界逐渐让我们养成横向查阅而不是纵向思考的习惯,我们的注意力愈来愈难以集中,也进一步丧失了独立钻研的能力和意识。
  ⑦有句歌词:“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人生不能离群,而自修不能无独。只有给自己和自己对话的机会,才有可能安静地观察、冷静地判断、沉静地反思。独思的修行,意志的磨砺,最应在大学时代开启,才能在将来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时,都能在群体的喧嚣中保持相对的清醒。
  ⑧看到最近很流行的一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软件,只要放下手机10分钟,就会有捐助者给非洲儿童提供一天所需的饮用水。那么,不妨以“不动手之劳”,为需要的人赠一桶清水,也给自己的内心开掘一眼清泉。
  (选自《中国青年报》)
  4.作者认为:“大学生过度依赖社交媒体带来了孤独问题”,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A.社交媒体使大学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有事可做,使他们有一种“永远不需要独处”的错觉。
  B.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养成“起床刷微博,躺下发微信”的习惯,社交媒体,已经完全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
  C.过度频繁的社交媒体联系让大学生产生习惯性的心理饥饿感,让他们一旦离开社交媒体就心慌意乱。
  D.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渐渐流于表面化和片面化,习惯逃离真实的交流,从而缺乏真正的情感沟通。
  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能离群,也不能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