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50字。

  榆中县金崖中学学科教学设计
  类型 新授课   审批意见         审批人          授课时间    月   日
  一、课题 黄河颂 第    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在朗读在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三、教学重点 结合图片,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来熟悉课文,通过合作探究,来理解课文。
  四、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
  五、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合作探究——展示分享——总结归纳——达标测评) 教师复备栏
  或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
  1.展示图片,让学生初步认识黄河。
  2.让学生欣赏歌曲《保卫黄河》,激起学生对黄河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3.展示图片,让学生欣赏不同角度,不同地域的黄河,加深对黄河的认识。
  二、合作探究
  1.介绍写作背景与作者。
  背景介绍:1938年,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华北大地。在中华民族到最危险的时刻,英勇无畏的华夏儿女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入高潮, 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黄河颂》这首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和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过大江上下,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
  作者简介:光未然 ,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诗包括《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2.出示生字,让学生注音,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澎湃(             )(           )
  气魄(            )      高山之巅(           )
  狂澜(            )   哺育(             ) 
  浊流(            )   屏障(             )
  3.朗读课文。要求,通过范读、自读、齐读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熟悉课文的容。
  4.整体感知课文,通过结组讨论,教师指导,让学生明确作者思路,理解文章结构,并初步了解课文中心。
  (1)本课题目《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2)作者思路是“序曲—主体??????????—尾声”请结合诗歌判断一下。
  (3)这首歌词的一、三节是首尾呼应,但两段文字的着眼点一样吗?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颂黄河
  三、展示分享
  小组合作展示
  四、总结归纳
  大家这一节课一定有许多收获,无论是课堂表现、问题回答,还是课文学习,大家谈得非常好。
  五、达标测评
  今天学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英雄的儿女,维护了祖国尊严,我们为民族自豪、为祖国歌唱。让我们以黄河为榜样,团结奋斗,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