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470个字。

  6  河中石兽
  课内精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靠近)   B. 二石兽并沉焉(一起)
  C. 竟不可得(毕竟)              D.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③一老河兵闻之  ④求之地中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
  C.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D.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渐沉渐深耳B.阅十余岁
  C.僧募金重修D.尔辈不能究物理
  4.请用“/”标出下列语句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1)二石兽并沉焉
  (2)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7•成都]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D.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