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16张,教案2450字)
  
《三块钱国币》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大学生与吴太太之间的三次交锋,弄清矛盾冲突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2、品味台词和舞台说明,了解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3、体会作者出人意料地安排剧本结构的佳妙之处。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出人意料地安排剧本结构的佳妙之处。
教学重点:品味台词和舞台说明,了解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教学方法:导读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知道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优秀的小提琴手,类似的例子,在科学史上还有很多,譬如:伽利略是天文学家,也是诗人、文艺批评家;开普勒是天文学家,也是音乐家和诗人;莫尔斯电报码的发明者莫尔斯本来就是职业风景画家。 今天我们来读的这篇《三块钱国币》,它的作者就是一位物理学家兼剧作家——丁西林(幻灯出示:简介丁西林)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三、解题 
1、 简介“独幕剧” 
独幕剧是19世纪后期才开始流行起来的一种戏剧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短小精悍。全剧在一幕内完成。由于独幕剧的演出受到较为严格的时间、剧场等条件的限制;因此,它的剧情不能太繁杂,要求情节结构更加精练集中,矛盾冲突的展开也要迅速、人物不宜太多。 
2、结合“独幕剧”的特点检查预习情况 
⑴问:《三块钱国币》中有几个人物? 
提示:吴太太、杨长雄、成众、巡警、李嫂 
追问:矛盾冲突发生在那些人身上? 
提示:吴太太、杨长雄 
⑵问:他们之间的冲突因何而起? 
提示:女仆李嫂不慎打碎了主人吴太太的一只花瓶,吴太太强迫她按照原价赔偿三块钱国币,杨长雄极为愤慨,与吴太太发生了口角。 
追问:最终以什么收场? 
提示:杨长雄气急之下摔碎了另一只花瓶,无奈地送上三块钱国币。 
小结:这幕戏人物少,情节简单,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它的精彩。我们平时写作文,对于身边的小事总觉得没有必要写,也很少能够写好。丁西林为什么能将生活中的这幕小“戏”写得如此精彩呢? 
 四、精读课文 
1、 学生阅读全文,理清情节结构。 
教师:请大家快速阅读全文,概括出全剧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内容。 
提示:开端:吴太太继续开幕前的口角,成众找杨长雄下棋;发展:围绕李嫂该不该赔花瓶和铺盖该不该典押,杨与吴太太正面交锋;高潮:第三次交锋,杨忍无可忍,打碎吴太太的另一只花瓶;结局:杨长雄无奈,赔偿吴太太三块钱国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