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00字。

  赤壁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培养诵读文言文的技巧与习惯,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能借助工具书与上下文读懂词句,重点掌握词语的通假、活用与特殊句式
  能力目标:
  1.分析本文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
  2.学习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将抽象的声、情通过视觉和听觉描写得具体可感,优美形象。
  情感目标:
  了解“赋”的文体特征,鉴赏本文音韵美和意境美。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感情,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教学重难点】
  1.落实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的教学,了解“赋”的文体特征,鉴赏本文音韵美和意境美,是学习重点。
  2.学习课文在记叙中议论和抒情的特点,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感情,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是学习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了解常识,进入情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仁宗嘉祐二年(1057)登进士第,除大理评事,授凤翔府签判。神宗熙宁间,王安石主持变法,苏轼因持不同政见,请求外调,任职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写诗获罪,史称“乌台诗案”。贬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元祜二年(士086),旧党司马光等执政,苏轼一度被任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但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再度被迫离开朝廷,出知杭州、颍州。哲宗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复用新党,苏轼又被远谪惠州(今广东惠阳县)、儋州(今海南儋州市)。徽宗即位(1100),被赦北还,次年七月卒于常州。谥文忠。苏文思路开阔、笔力奔放、变化多姿、收纵自如,被列人“唐宋八大家”,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想象丰富、比喻新巧、议论风发,风格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二、检测预习,梳理词句知识
  【重点实词】
  白露横江 纵一苇之所如  山川相缪  羽化  溯流光   愀然  酾酒临江  肴核既尽   狼籍(藉)
  【一词多义】
  纵一苇之所如(到)
  如泣如诉(像)
  如其不才(如果,连词)
  海内晏如(……的样子,形容词尾)
  军旅卒发——(通“猝”)
  卒莫消长——(最终,到尾)
  有始有卒者——(终结,完毕)
  身先士卒——(士兵)
  卒于任上——(死)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