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220字。
《爱莲说》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蕃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对文章简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等,本文选自《周敦颐集》,是一篇议论性散文。
B.文章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龄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C.写法上,《爱莲说》托物言志,以莲喻人;同时,还运用了欲扬先抑、对比烘托的手法,突出“爱莲”的主题;而且,文章一“爱”字贯穿,文脉通畅,结构严谨。
D.《爱莲说)是中国古典散文的精品。周敦颐之前,有“岁寒四友”“花中四着子”之说;但《爱莲说》以莲花比喻君子,现已成定论,可谓开山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4.南宋朱熹仰慕周敦颐,重修爱莲池,建立爱莲堂,以诗赞曰:“闻道移根玉井旁,花开十里不寻常。”综合领悟甲文内涵,你认为莲的“不寻常”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5.赏析划线句子的表达之妙。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可爱者甚蕃( ) (2)陶后鲜有闻( )
(3)香远益清( ) (4)濯清莲而不妖(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8.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
9.《爱莲说》在做人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
阅读《爱莲说》,回答问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本文作者是_________,宋代哲学家。“说”是一种文体,通常借一事物______。
1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