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30字。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认识信息时代语言文字传播的新现象,了解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能够针对不同媒介,撰写具有相应语言特征的文稿,提高以信息时代为背景的具体情境下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有意识地感受信息时代多种传播媒介对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学习辨识媒介信息,了解辨识虚假信息的基本知识、方法,并将其运用于生活之中,提升思维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利用多种媒介传播信息,掌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传播信息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技巧、要点等,并进行有效实践,不断提升媒介应用能力与审美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良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媒介素养。
  教学重点有意识地感受信息时代多种传播媒介对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理解、辨析、评判各种媒介带来的信息,多角度分析问题,养成独立
  判断的习惯,从而以正确的价值观面对海量的信息。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关于身边人获取信息的习惯的调查
  一、课前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有关“获取科技信息的习惯”的调查,根据调查表得出结论
  1.身边的人信息获取的途径有哪些,并思考获取信息方式的不同对生活的影响。
  2.研究调查可采用的基本方法:
  资料查询法:进行网络查询或者图书报纸查询。
  问卷调查法:向一些人发放问卷调查表,请他们进行试填。
  统计法:在了解数据后,进行总结归纳。
  二、课堂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研究过程,并得出结论
  展示示例: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生活中我们信息的传递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我们无时无刻不再接收新的信息。我们组就“获取科技信息的习惯”,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活动。这是我们组制订的调查表:
  随机抽取的100人中有48人为男性,52人为女性,其年龄大致均匀地分布在10-50岁之间。这些人中有14人是专业技术人员,10人为公司管理人员,30人为公司企业职工,22个学生,4名教师,8名医生,12人从事其他职业。
  调查结果显示,在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上,通过电视来获取信息的有87.5%,通过报纸来获取信息的有59.12%,通过与人交谈来获取信息的有42.98%,通过因特网来获取信息的有26.61%,通过广播来获取信息的有24.58%,通过一般杂志来获取信息的有12.2%,通过图书来获取信息的有11.88%,通过科学期刊来获取信息的有10.48%。
  结论: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趋于多元化,其中,从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