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780字。
兰江中学 201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分析 语文试题卷(2019.5.28)
一、书写(4 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运用(21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文学是质朴的,却总能带给我们感动:那是长妈妈为小鲁迅买来的刻印粗 zhuō( 1 )
的《山海经》,是哀牢山中那被一代又一代人修 qì( 2 )的竹篾小屋,是我国“两弹” 元 xūn( 3 )邓稼先“我不能走”的工作精神。本学期我们在语文书中读到的故事,必将 给予我们精神动力,让我们在“抗疫”的学期里 qiè( 4 )而不舍地学习。
2.古诗文填空。(10 分)
(1)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2)故园东望路漫漫, 。(《逢入京使》)
(3)谁家玉笛暗飞声, 。此夜曲中闻折柳, 。
(《春夜洛城闻笛》)
(4)《晚春》中诗人体物入微,反一般诗歌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相斗之状的诗 句是: , 。
(5)《陋室铭》中以工整的句式写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
(6)爱国,是千百年来人们非常珍视的情感。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句与爱国相关 的古诗文: ,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4 分)
4.下
A. 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是以物为喻,写得
比较含蓄,这叫做“托物言志”,例如《陋室铭》《爱莲说》均是托物言志的名文。
B.鲁迅,浙江绍兴人,字豫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
《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鲁迅”是他 1918 年发表《狂人日记》 时所用的笔名。
C.《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是臧克家,山东诸城人,我国著名诗
人,其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D.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诗文俱佳, 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三、阅读(49 分)
(一)名著阅读(6 分)
5.人物的变化,往往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彰显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小说选段, 回答问题。(4 分)
【选段一】 但是,他.下了决心,一千天,一万天也好,他.得买车!第一步他.应当,他.想好了,去拉
包车。遇上交际多,饭局多的主儿,平均一月有上十来个饭局,他.就可以白落两三块的车饭 钱。加上他.每月再省出个块儿八角的,也许是三头五块的,一年就能剩起五六十块!这样, 他.的希望就近便多多了。他.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没有家庭的累赘,只 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儿就没有个不成。
【选段二】 他.走他.的,低着头象作着个梦,又象思索着点高深的道理。那穿红衣的锣夫,与拿着绸
旗的催押执事,几乎把所有的村话都向他骂去:“孙子!我说你呢,骆驼!你他妈的看齐!” 他.似乎还没有听见。打锣的过去给了他.一锣锤,他.翻了翻眼,朦胧的向四外看一下。没管打 锣的说了什么,他.留神的在地上找,看有没有值得拾起来的烟头儿。
结合整部小说中“他”的变化谈谈作品主题。
6.学校将进行七年级课外名著阅读活动,下列是同学们读过《创业史》《红岩》之后撰写的
阅读心得,其中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的组合是( )
①双枪老太婆乔装打扮率领游击队在公路上劫持军车,但这次营救行动失败了
②重庆解放前夕,江姐在集中营组织和领导越狱斗争,为了不暴露越狱计划,江姐把生 的希望留给同志们,自己毅然走向刑场
③梁三是作者精心塑造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积极主动地担负起带领庄稼人走互助合 作道路的重担
④郭振山是小说中的富农,蛤蟆滩“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