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600字。
窦娥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关汉卿和他生活的时代
2.掌握元杂剧的相关常识
能力目标:
1.通过深入品读文本,把握主人公窦娥的内心世界,并且理解作品创作的深层含义。
2.通过诵读法,品味关汉卿元杂剧的语言特色
3.运用对比和分析法,理解文中典故的含义和作用
情感目标:
同情窦娥的遭遇,同情她不幸的一生。
教学重点 理清戏剧冲突的主要方面,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窦娥对天地既斥骂又依赖的矛盾中透露出作者思想的复杂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关汉卿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窦娥冤》被列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悲剧是人的伟大的痛苦,或者是伟大人物的灭亡”
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教师点拨:悲剧往往是正面主人公与暂时强大的邪恶势力之间进行不可避免的斗争冲突,结果是以主人公的受难、失败乃至死亡形成的悲剧结局,来唤醒人们的悲痛、怜悯、同情以至崇敬的感情,从而激发起人们灵魂深处的良知今天我们学习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体验悲剧审美,感受悲剧魅力。
二、关于元杂剧的知识及作家作品
1.元杂剧简介
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特点明显,体制严格,是一种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且有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元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般分别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折之外还可以加一两个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也可放在两折之间,作为过场。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是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音乐上,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每一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杂剧角色分为末、旦、净三大类和一些杂角,舞台演出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
2.关汉卿简介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合称为“元曲四大家”,并位居其首。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多才博艺、能写会演、风流倜傥、豪爽侠义,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所作杂剧六十余种,今存十八种,尚有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其作品取材广泛,斗争性强,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本色而精练,是“本色派”的代表人物,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救风尘》、《单刀会》、《望江亭》、《窦娥冤》。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