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800字。

  2021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文言文断句及文化常识附专题精练
  一、解答断句题的2步骤、3原则
  (一)解题“2步骤”
  1.找名词。
  2.找首尾标志词。
  (二)断句“3原则”
  1.字句意思要讲通
  2.内容要符合情理
  3.要兼顾古汉语词汇、语法、音韵、修辞以及古文化知识
  二、古文化常识
  最新《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高考要求考生掌握的古代文化常识涉及姓名称谓、 官职沿革、教育科举、宗法礼俗、天文地理、历法乐律、文化典籍等。
  (一)文化常识思维导图
  (二)古文化常识题命题“8设误”
  1.扩大官职职权范围
  考查某一官职或部门的职责时,添加了不属于它的职责,扩大了职权范围。如误把工部和户部职责混淆。
  2.古今地名识别不清
  考查古代地理常识时,常常用今天的地理知识去阐释古代的地理知识,弄错古代地名的说法或范围。如2018年全国卷Ⅱ,“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中的“‘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是错误的。
  3.弄错官职任、免、辞
  考查官职知识时,往往会涉及任、免、辞官职的文言词。命题人常常将表示任官与升迁的词混为一谈,或改变任、免、辞官职的说法进行设误。如2016年全国卷Ⅱ, “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中的“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是错误的。
  4.弄错宗法礼俗等级标准
  考查关于宗法、祭祀、礼仪知识时,将相似宗法、礼仪内容范围和等级,天子祭祀与诸侯祭祀的等级或牺牲标准混淆一起。如2017年全国卷Ⅰ,“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中的“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是错误的。
  5.混淆名字称谓常识
  将古人的字、号用法混淆,将帝王的年号、谥号、庙号的说法以及官职等方面的称谓张冠李戴。如2019年全国卷Ⅱ,“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中的“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是错误的,这里的“武”指周武王。
  6.混淆考试级别名第
  考查科举制度时,往往将科举考试的不同级别及对应名第混淆在一起,迷惑考生。如“‘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为进士,科举会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中的“会试”是错误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