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60个字。
《行路难》说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李白这组《行路难》诗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这是其中的第一首,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这首诗借乐府古题抒发情志,本来就有慷慨悲歌的韵味,加之诗人对自己政治追求的含蓄表达和形象描述,使诗意更加扑朔迷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结合写作背景,体会诗
人的情感。
2.能力目标:品味语言,领悟意境,培养学生朗读、赏析诗歌的能力,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目标:感悟诗人自强不息、乐观自信的精神品质,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坎坷。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品味诗歌语言,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以感悟诗歌情境。
难点:体味诗人复杂变化的感情。
四、教法分析
本文语言凝练,意蕴含蓄,立意深远,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教师要设计不同层次的探究性问题、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创设情景,启发点拨,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的艺术特色,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也受到情感的熏陶与价值观的培养。教学中,除了注重诵读之外,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五、学法分析
1.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课前要让学生查阅资料、感知质疑进行预习;课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读、思、品、说、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从文本走进课堂,从课堂走进生活;课后要学以致用,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