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150字。
门头沟区2020年高三年级综合练习(二)
高三语文 2020.6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
垃圾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肆虐,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投资惊人。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也是非常高的,人们消耗资源,进行大规模生产和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通过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的垃圾分门别类交给相关企业、单位去处理,将会有效减少真正垃圾的数量。
因为树木被砍伐作原料,森林就越来越少;对矿产的需求越来越大,矿山就越来越荒芜。使用过的商品最终被永久废弃,为了持续生产,就只能消耗更多的地球上有限的资源。但是,如果把使用过的商品回收分解加工变成原料,那么就可以使之循环使用,有效减少对树木、矿产等资源的依赖。资源如果都能被重新利用,将会成为巨大的社会财富。
垃圾不仅有碍观瞻、影响城市形象,有些垃圾还有毒有害:塑料会使土壤板结,焚烧塑料会产生高致癌物二恶英;各类电池中的镉、铅、汞等都是有毒金属,处理不当都是环境杀手,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通过垃圾分类,这些物质可以集中到专业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有些有毒有害垃圾经过处理后还可以变废为宝。
(取材于网络相关文章,有删改)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垃圾分类"的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
A.垃圾分类是从垃圾源头开始,通过分类投放、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B.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完全相同,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
C.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可以把废弃垃圾变为再生资源。
D.垃圾分类,不但可以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并且能改变城市形象。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垃圾分类意义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减少垃圾 B. 节省资源 C.避免污染 D.创造效益
材料二
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废旧物品的再利用、垃圾的热利用和最终无害化处理处置,是世界各国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主要措施。
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垃圾生产量较少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日本政府认为,为解决废弃物回收问题,需要摆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型"的经济社会,建设环境负荷小的"循环型社会"。《循环性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中提出,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促进资
(取材于网络相关文章,有删改)
3.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得益于立法,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
B. 澳大利推行学校教育项目,提高学生垃圾处理和环保意识。
C. 美国政府采用付费制度分类处理生活垃圾,效果非常显著。
D. 德国民众接受了近百年垃圾分类的教育,自觉性专业性强。
材料三
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2020年5月1日正式施行,与以往显著不同的是,《条例》对个人生活垃圾分类由倡导性上升为义务性条款,并明确了相应的处罚措施。这意味着北京的垃圾分类从此步入强制时代。
北京的垃圾分类到底还存在哪些问题?主要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在社会化、市场化等方面覆盖面不高,工作推进较为缓慢;发动居民开展垃圾分类效果有限;对混装混运现象缺乏严厉惩罚措施;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不完善、征收标准过低,收费的强制性和规范性不够强,未能体现"污染者付费"原
发挥强制作用。建立市民监督投诉机制,由市城管执法局建立完善日常执法检查机制。全市设置了垃圾分类桶站、分类驿站11.3万余组,并配备垃圾分类指导员2万余人。
(取材于《 人民日报 》,有删改 )
4. 根据文意,在甲乙两处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
甲: 乙:
5. 依据《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将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三则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对北京垃圾分类提出你的建议。(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8分)
(1)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①,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
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②足下:位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