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860字。

  北京市燕山区2020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16分)
  1.(8分)2020年春季,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侵袭,中华民族经历了一场特殊的“考试”。为更好地认识疫病,学校组织了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某小组对中国的防疫史比较感兴趣,下面是他们查阅资料后形成的一段介绍文字,请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人类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与疫病①______斗争的历史。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甲】里,疫病几乎【乙】。
  我国有文字明确记载的疫病从商朝开始,甲骨文中就有不少关于“疾年”的记载,这可以说是中国明确记载疫病流行的最早资料。
  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严重的传染病都有,种类也各式各样。目前资料记载较多、较清晰的是明清时期。清朝共267年,据《清史稿》记载,出现疫病的年份就有134年,而实际绝不 ②______这些。有专家估计,单万历七年至十六年的鼠疫就造成山西、河北500万人的死亡。
  ……
  从历史上看,疫病一直是和人类共生的。人类战胜了老的疫病,有了预防措施,新的又不断冒出来,给人类造成麻烦、带来灾难。三千年来的历史说明,中国是一个勇于并善于抗击疫情的国度。③_______。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几乎(jǐ) 较多(jiào)
  B.几乎(jī) 较多(jiào)
  C.几乎(jī) 较多(jiǎo)
  D.几乎(jǐ) 较多(jiǎo)
  (2)在这段文字横线的①②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做 ②止
  B.①作 ②止
  C.①做 ②只
  D.①作 ②只
  (3)文中【甲】【乙】两处所填的词语都正确的一项     
  A.【甲】进程 【乙】如影随形
  B.【甲】进展 【乙】形影不离
  C.【甲】进程 【乙】形影不离
  D.【甲】进展 【乙】如影随形
  (4)结合语境,在横线③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疫病让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同舟共济,战胜了疫情,发展繁衍至今。
  B.疫情让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同舟共济,战胜了疫病,繁衍发展至今。
  C.面对疫病,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同舟共济,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战胜了疫情,发展繁衍至今。
  D.面对疫情,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同舟共济,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战胜了疫病,繁衍发展至今。
  2.(2分)抗疫期间,一位学者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凝心建小康铸梦神州春风化雨”。下面四个选项中,最适合作下联的一项是(  )
  A.同气谱新篇豪气满怀万众一心
  B.雷火冲天宇闭门斗孽甘霖遍降
  C.战士断疫情转世华佗妙手回春
  D.聚力开新路领潮世界众志成城
  3.(2分)3月17日开始,大批外省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完成使命,陆续撤离。一位武汉网友写了一段致谢的话,下面四个选项中对其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一月的湖北格外阴冷。环湖大道上,秀颀的红杉孤立湖畔;树木掩映中,雄伟的黄鹤楼寂寞伫立;滔滔江水上,宏伟的长江大桥黯然神伤……
  后来,你们来了!你们来了!席卷四面八方的暖流而来,怀揣医者赤子之心而来,抱着不胜不还的誓言而来,如磐石,像泰山!你们用力量把力量传递,用生命把生命点燃。虽不见面容,却深信那防护服下有最美的面孔;虽不曾相逢,却懂得那白衣之下有一颗颗滚烫的心!
  如今,困局已破,归期将至。千里驰援,你们用温暖的手点亮荆楚大地;万里相送,我们用虔诚之心感念英雄。来年春日,相约武汉,看樱花烂漫,叙兄弟情长!
  A.第一段第二句运用拟人和排比,主要是为了表现冬天武汉环境的凄清。
  B.“你们来了!你们来了!”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人们对援汉医疗队的期盼和医疗队到来后人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C.“如磐石,像泰山”既写出了医护工作者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也暗示他们的到来坚定了疫区人民的信心。
  D.文段多次使用感叹号,感情强烈而真挚,主要表达了对医护人员的感激、赞美之情。
  4.(2分)疫情阻隔了亲友团聚的机会,一位同学想向远在他乡的亲人表达思念和祝福之意,下面四个选项最合适的一项是(  )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2分)下面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书法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