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7260字。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储粟(sù) 壶觞(shāng) 庭柯(kē) 熹微(xī)
B. 幼稚(zhì) 一稔(shěn) 盘桓(huán) 怡颜(yǐ)
C. 轻飏(yáng) 出岫(yòu) 翳翳(yì) 眷然(juàn)
D. 东皋(gǎo) 怅然(chàng) 窈窕(yǎo) 耘耔(zǐ)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积累的字音知识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
A项,正确;
B项,“一稔”的“稳”应读“rěn”,“怡颜”的“怡”应读“yí”;
C项,“出岫”的“岫”应读“xiù”。
D项,“东皋”的“皋”应读“gāo”。
故选A。
【点睛】高考对字音的考查主要以形声字和多音字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采用以点连线的方法来复习形声字。所谓的“点”,指的是形声字的声旁,“线”就是指声旁相同的形声字。我们以声旁为点向外扩散,就可以将很多形声字连成一条线,组成一个整体,大大的提高了记忆积累的效率。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深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B. 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
C. 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不保夕了。
D. 这群热心的义工,长期照顾着这些孤苦伶仃的老人,让他们衣食无缺。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能力。应对此类题目,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累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A项,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不能用于形容“暮年”,句中并无“快要断气”的样子。使用错误。
B项,茕茕子立:孤身一人,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使用正确。
C项,朝不保夕: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使用正确。
D项,孤苦伶仃:孤单困苦,没有依靠。使用正确。
故选A。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3.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感觉。
B. 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研究表明,公共交通是中低收入群体的主要出行方式,票价是他们是否选择这种交通方式的最主要因素。
C. 在离开学校已20年的今天,也已为人师表的我还清楚的记得那次劳动之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
D. 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4.下列选项中,错误 一项是
A. 《装在套子里的人》作者契诃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和剧作家,一生创作了多篇小说,著有《变色龙》《第六病室》《套中人》,剧本《万尼亚舅舅》。
B. 沈从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湖南凤凰县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长篇小说《边城》《围城》是其代表作。
C. 王勃,字子安,唐代诗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D.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代表诗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