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小题,约7140字。
荔湾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3分)
一、 (5小题,13分)
1. 根据语境和拼音,在田字格里准确填写汉字。 (3分)
(1)在这危急的时刻,他挺身而出,力挽(kuáng lán)________,扭转了局势。
(2) 初春的柳树像一位美丽而(Jīn chí) ________的少女,在和煦的微风中款款舞动
着柔软的腰肢。
(3) 陈老师勤勤恳恳, (huì rén bù juàn) _____________,为教育事业倾尽毕生精力。
2. 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平常的生活里,总会有一些不期而至的善行。这些善行算不上可歌可泣,甚至只是微不
足道,却往往鲜为人知,足以温暖人心。它们就像春花、秋月、真风、冬阳,让人感觉这世
界的美好,给人一份相互间的慰藉与信赖。
A. 不期而至 B. 可歌可泣 C. 微不足道 D. 鲜为人知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 经查明,这次火灾的起火原因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犯罪嫌疑人已被控制。
B. 从大量的事实中证明,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C.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问世60年来,弦音化蝶,展示着中国式的浪漫。
D. 小说吸引人之处常在于出乎意料之外的情节设计,波澜起伏,回味无穷。
4. 仿照“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的句式,以
“阅读”为开头,用现代汉语写一段由三个分句组成的话。
5. 下面是《海底两万里》的两个封面,你更喜欢哪一个?请概述封面图画的主要内容,并
简要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分)
二、 (1小题,10分)
6. 古诗文默写。 (10分)
(1) 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B.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C. 东望故园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D.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E.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F.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4分)
①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②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③___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向鬼神。(李商隐《贾生》)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⑤___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⑥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3)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名句。(2分)
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诗人们吟咏的对象,寄托着人们无尽的情思。唐代诗人王维在《竹
里馆》写到,他独自一人坐在竹林里弹琴、长啸,虽然“人不知”,但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并不感到孤独;诗人杜牧夜泊秦淮,触景感怀,《泊秦淮》首句“②___________________”就描绘了一幅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
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共37分)
三、 (6小题,1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9题。 (7分)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