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11320字。
延庆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语文 2020.07
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作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由叔本华之说,悲剧之中又有三种之别:第一种之悲剧,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者。第二种由于盲目的命运者。第三种之悲剧,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也,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迫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此种悲剧,其感人贤于前二者远甚。何则?彼示人生最大之不幸,非例外之事,而人生之所固有故也。若前二种之悲剧,吾人对蛇蝎之人物与盲目之命运,未尝不悚然战栗,然以其罕见之故,犹幸吾生之可以免,而不必求息肩之地①也。但在第三种,则见此非常之势力,足以破坏人生之福祉者,无时而不可坠于吾前。且此等惨酷之行,不但时时可受诸己,而或可以加诸人,躬丁其酷,而无不平之可鸣:此可谓天下之至惨也。若《红楼梦》,则正第三种之悲剧也。兹就宝玉、黛玉之事言之:贾母爱宝钗之婉慝(tè),而惩黛玉之孤僻,又信金玉之邪说而思压宝玉之病;王夫人固亲于薛氏;凤姐以持家之故,忌黛玉之才而虞其不便于己也;袭人惩尤二姐、香菱之事,闻黛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之语,惧祸之及,而自同于凤姐,亦自然之势也。宝玉之于黛玉,信誓旦旦,而不能言之于最爱之之祖母,则普通之道德使然;况黛玉一女子哉!由此种种原因,而金玉以之合,木石以之离,又岂有蛇蝎之人物、非常之变故,行于其间哉?不过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由此观之,《红楼梦》者,可谓悲剧中之悲剧也。
注释:①息肩之地:息肩:枉身,立足。指立足的地方。
1.下列对文中划线内容的解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他们明明知道悲剧的害处,却互相实施并且互相承受它,各自加以力量而各自不承担它的过错。
B.足以破坏人生之福祉者,无时而不可坠于吾前:(这种非常势力)足可以用来破坏人生福运,(并且)无时无刻不降临到我的面前。
C.躬丁其酷,而无不平之可鸣:身受百般折磨,却不能鸣不平。
D.又岂有蛇蝎之人物、非常之变故,行于其间哉:又哪里有蛇蝎一类的人物、很厉害的变故,行走在其中呢?
2.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按照叔本华的学说,悲剧分三种:第一种悲剧,是由极恶的人构陷而成的;第二种是由于不可知的命运造成的;第三种是由于地位显赫的人物和境遇逼迫而成的。
B.《红楼梦》与一切喜剧相反,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它属于第三种悲剧,显示了人生最大的不幸,不是例外的事,而是人生所固有的。远比其他悲剧更感人。
C.在王国维看来,贾母爱宝钗的温顺娴静,而害怕黛玉的孤僻,又听信金玉良缘的邪说,而想着要压下宝玉的病;王夫人本来就与薛家相亲近,这都极其自然。
D.节选部分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说明《红楼梦》中的悲剧不但主人公时时可能自己忍受,而且有时可以加之于别人,是天下最惨烈而又无可奈何的悲剧。
材料二
宝玉和黛玉的爱情的悲剧,绝不仅是由于宝钗的出现,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由凤姐、王夫人、贾母等人的操纵导演造成的,而是在于这一爱情本身所包蕴的反封建色彩为社会不容所致。
(一)封建礼教及宿命论注定了宝黛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男女婚嫁,要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私定终身,被看成“不成体统”和“大逆不道”之事。因贾宝玉和林黛玉有着相同的叛逆思想,他们的婚恋指向已不单纯是用对婚姻自由的追求与“父母包办”的定规进行抗衡,而应将其视为他们整个叛逆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性质。贾宝玉作为一个封建理念的叛逆者,同封建卫道者进行了无畏的抗争。在这种抗争中,最热情大胆坚决的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