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2021新高考】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考点1 情境式语用——2021年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攻关试题(含解析).docx
【2021新高考】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考点3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021年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攻关试题.docx
【2021新高考】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考点4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021年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攻关试题.docx
【2021新高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考点6 戏剧类文本阅读——2021年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攻关试题(含解析).docx
【2021新高考】第四部分 作文 考点2 记叙文——2021年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攻关试题(含解析).docx
【2021新高考】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考点2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2021年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攻关试题.docx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考点一 情境式语用
(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 ① 。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 ② 。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 A.比拟、比喻、夸张 B.比拟、比喻、排比
C.对偶、借代、排比 D.对偶、借代、夸张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山脚是镶着一层层的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等各色条子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答:
1 答案 ①原文每个修饰成分都单独成小句,起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活泼;②原文表达出了感知过程,层次感更加明显;③原文表述与上下文语体一致,更口语化,描写亲切生动。(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句式变换和语言表达鲜明、生动的能力。从句式看,原文将表示颜色的修饰成分放在后面单独成句,有强调的作用,句子也显得更活泼。从表
……
考点二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
1.(2020•海南新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紫禁城建造之初,就对排水系统进行了 测量、精密设计和精细施工。紫禁城地面顺应地理环境,整体走势呈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为自然排水创造了有利条件。紫禁城内的排水沟渠全部 内金水河。内金水河又与紫禁城城墙外侧52米宽的护城河相连,之后同周边的外金水河、中南海等水系相通,形成一个庞大的自然排水网络。在紫禁城内部,则用干沟、支沟、明沟、暗沟等排水设施沟通各宫殿院落的排水系统,营造了一个主次分明、明暗结合的人工排水网络。雨水降落时,一部分雨水落到建筑上,沿着屋顶琉璃瓦落到地面,之后再顺着明沟流到地下暗沟沟口;还有一部分雨水直接形成地表径流,顺地面流入院落和房基四周的石槽明沟;明沟若遇有台阶或建筑物,则 “沟眼”,汇入暗沟。地下暗沟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雨水排入暗沟以后,再由支沟 到干沟,经干沟排入内金水河。历史上整个系统固定时间淘挖养护,近年来,又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保护工作,所以无论雨量多大,故宫都无积水之弊。可以说,故宫排水系统沉淀着世代传承的“工匠精神”,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下,才拥有了今天强大的排水防灾功能。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精准 流向 经过 汇聚
B.精准 通向 穿过 汇集
C.精巧 通向 经过 汇集
D.精巧 流向 穿过 汇聚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精准:非常准确;精确。精巧:(技巧、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第一空后有“测量”一词,故“测量”与“精准”搭配比较恰当。流向:水流的方向;指人员、货物、资金等的流动动向。通向:由某处指向另一处。语境是说排水沟指向哪里,故第二空应用“通向”。经过:通过(处所、时间、动作等);过程,经历。穿过:通过(孔洞、缝隙、空地等)。第三空后有“沟眼”一词,故“沟眼”与“穿过”搭配。汇聚:一般用作生命体在一起。汇集:通常用作无生命的物品凑
1 到一起。此处指雨水,故第四空应用“汇集”。故选B项。
2.(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 ,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
……
考点三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适用于旧课程)
1.(2019•全国卷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答案 (1)不过数仞而下 翱翔蓬蒿之间
(2)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根据题干的提示“称自己腾跃起飞”“飞行的极致”,确定要默写的句子。注意“仞”“翱翔蓬蒿”的写法。(2)根据题干的提示“‘五丁开山’的传说”,在记忆中搜寻《蜀道难》中的相关诗句。注意“摧”“钩”的写法。(3)根据题干的提示“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默写出词中的相关语句。注意“燕”“勒”的写法。
2.(2018•全国卷Ⅱ)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___________”,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______________”,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2)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3)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做题时,一定要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
1 合起来。本题应注意“尔”“而”的前后顺序,还要注意“蹴、绡”的正确书写。
3.(2017•全国卷Ⅲ)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