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80字。
备战2021高考语文——必修一文化常识和名著导读整理
《沁园春.长沙》
1、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盛行于宋朝。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豪放派视野开阔,气概豪迈,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婉约派多为闺阁艳词,抒写离愁别绪。
2、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爵。
《雨巷》
丁香:暮春时节开放,颜色淡紫或素白,花香清淡,花蕾如结。因此,“丁香”在古典诗词中一般是高洁、美丽与愁怨的象征。
《烛之武退秦师》
1、《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依照《春秋》编次,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二百四五十年的史事。《左传》具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它的叙事写人的成就,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的重大发展。《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左丘明所著。《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第一部最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最大的编年体史书是《资治通鉴》。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春秋三传”是指《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3、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4、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5、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6、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7、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
1、《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共三十三卷。分国别编辑。它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辩论时的政治主张或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影响。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