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00个字。
让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德化第六中学   林惠玉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教学资源的整合,课堂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是开启和展示学生智慧的核心场所。在课堂上,除教科书,教师的课前备课和教学设计外,还有一种更重要的资源,就是来自教师和学生交互作用生成于课堂的活的材料。在课堂上师生思维碰撞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预先没有想到的、奇特的、闪光的、极有个性的语言材料,它是贴近学生实际的活的材料,这就是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这些课堂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那我们的课堂就会更生动、更活泼,更具有生成性。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课堂转变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动态过程,这样的课堂不仅闪耀着理性的光辉,而且跃动着人性的魅力。
一、在质疑中生成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动态生成”观念,要着眼于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成长,站在人生发展的制高点上对其动态生成进行智慧的选择和高超的把握。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是机械地按原先设定的一种进行教学,而应在课堂特定的动态环境下,根据学生的质疑问难,及时调整预设的教学思路,促使课堂的动态生成。在学习《桃花源记》一课时,一上课学生就质疑问难,其中一个学生的问题是这样的:“桃花源是虚构的,假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一个不存在的地方?”“‘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刘子骥确有此人,作者这么写的意图何在?”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也议论纷纷。看到大家期待的眼神,我捕捉到教学的契机,认识到深入引导的机会来了,于是调整教学思路,和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认识到美丽的桃花源是作者的理想境界,是作者不满于黑暗的现实,对真美世界的追求与向往。至于刘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