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6850字。
第四、五单元测试卷
(全卷共23小题;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号数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7分)
(1) ,山入潼关不解平。
(2)自古逢秋悲寂寥, 。
(3) ,铁马冰河入梦来 。
(4)何当共剪西窗烛, 。
(5)树木丛生, 。秋风萧瑟, 。
(6)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 。
(7)《次北固山下》在写景、点明时令中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是: , 。
(8)《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 。
(9)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植树的牧羊人》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作者让??乔诺,法国作家,电影编剧。
B.《诫子书》作者是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和军事家,题目中的“诫”是告诫,劝勉的意思。
C.《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D.《动物笑谈》的作者是康拉德??劳伦兹,美国文学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所罗门王的指环》。
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闽江流域是我国东南区域重要的文明发祥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①(A.diàn B.dìng),是福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江流域重峦dié ② (A.叠B.迭)嶂,地理环境相对隔绝。这样的环境为闽越古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得天独厚。闽江流域文化 甲 (A.兼容并蓄B.统筹兼顾),呈现鲜明的海洋文化和内陆文化双重色彩,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随福建居民的迁徒而 乙 (A.传送B.传播)到台湾地区和东南亚等地,形成有相当影响的地域文化。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_____ ②处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_ 乙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这样的环境为闽越古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修改句:
二、阅读(7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写杨花落尽和子规啼叫,带有伤感气氛。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挂念之情。
D.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5.“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2分)
(二)阅读以下文言文,回答6—9题。(16分)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才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