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60字。

  11、孔乙己   鲁迅
  一、课前活动
  1、听说训练:每周话题
  (1)活动情况记录。   
  (2)学生谈感受。
  2、作业、预习检查(加扣分)
  二、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上学期的《芋老人传》中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考试中家境殷实的考生往往好一些,考啥样都过得去。家庭拮据的就分几种情况了:
  有的学生后来当了大官-像上文中的书生;
  有的考了一辈子终于成功差点疯掉-像范进;
  还有的考了一辈子还是没考上,那会怎样?别人怎么看他?他叫?
  孔乙己。(板书课题)
  三、知识链接:
  1、学生对作者进行介绍;
  2、教师点评及补充。
  (1)学过的鲁迅作品分类
  6上7《风筝》8上7《雪》两篇选自散文诗集《野草》;
  6下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7上7《阿长和山海经》8下1《藤野先生》三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7下1《社戏》8下12《故乡》9上11《孔乙己》三篇选自小说集《呐喊》);
  8上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2)小说介绍(参考9上附录)。
  小说是文学的主要样式之一。它是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作家用讲故事的方式,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 塑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广泛而又深刻地反映社会。
  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三要素。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
  小说主要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时前面还有序或引子,后面有尾声。
  小说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描写要交代作品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一般包括人 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
  根据小说作品容量和篇幅的不同,通常把小说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超短篇四种。
  长篇小说容量大,篇幅长,是一种巨型的叙事作品,能够表现某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