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70字。
《孔乙己》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1、课标分析
《孔乙己》是义务教育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人物画廊”这一中心,选编了四篇中外小说,要求学生在本单元学会课文刻画人物的手法,品味赏析小说的语言,关注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感受作品的社会意义,增进对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理解。主要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体验,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对小说中的人物做出自己的评价。
2、教材分析
《孔乙己》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本文是他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后所作第二篇白话小说,是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
3、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已经学习过鲁迅的《故乡》《少年闰土》等课文,对鲁迅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鲁迅文章的写法和深刻的批判性还没有了解。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明确其开端、发展、高潮及结局。
2、找出文章中的外貌描写等描写手法的句子并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用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的写法。
3、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教学重点】
1、通过品读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了解他鲜明的性格特征。
2、理解社会环境描写,洞悉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提问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
在鲁迅先生写的33篇小说中,巴金先生曾称赞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据鲁迅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鲁迅先生又是怎样塑造这个形象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二、初步感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