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30字。
三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对照注释感知文章内容。
2.领会课文运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特点。
3.感受三峡雄伟的形势和奇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节奏美。
2.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特别喜欢旅游吧?谁来介绍一下你曾经旅游过的一个景点?(学生交流)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江,她的风景如诗如画。长江最险河段之一在三峡,今天,我们就跟随郦道元一起来欣赏一下1500多年前的长江“三峡”之景吧!
(板书:三峡 郦道元)
【设计意图】由学生对旅游景点的讲述引入课文,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读出韵味
1.预学展示,走近作者(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名片”“背景链接”栏目)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适时补充,引导学生了解郦道元其人。
2.初读感知
(1)听录音范读课文,注意听准字音、停顿。
阙处(quē) 曦月(xī) 襄陵(xiānɡ) 沿溯(sù)
素湍(tuān) 绝?(yǎn) 飞漱(shù) 属引(zhǔ)
(2)自由朗读,读准节奏。
课件出示: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师提示:本文多用四字句,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
(3)指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师指导:注意学习处理语速、语调、重音的方法,达到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读出感情的要求。如第一段稍高昂,语速适中;第二段语速加快,读出气势;第三段语气舒缓,语速略慢,读出清幽之气;第四段语气低沉,语速稍慢,读出凄美之感。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方式,反复朗读,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文章的美。
三、再读,理解文意
1.学生借用工具书,标示重点字词
提示:注意“阙”“奔”“湍”“肃”“属”“引”等词在文中的意义。
2.以组为单位,归纳整理本文重点词语
“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如果)
“绝”:沿溯阻绝(动词,隔断)
绝?多生怪柏(形容词,极高的)
哀转久绝(动词,停止)
“清”:回清倒影(名词,清波)
清荣峻茂(形容词,清澈)
3.在交流的基础上翻译文章
师:请同学们用现代汉语翻译这些句子。
课件出示: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