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30字。
与朱元思书
【教学目标】
1.根据阅读提示和注释整体把握文意,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品味“奇山异水”,把握作者笔下景物的突出特征,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3.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古人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大屏幕展示富春江山水美景视频)
富春江,全长110公里,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有“天下第一奇山”美称的安徽黄山。而富春江本身又富有神奇的魅力,有人赞美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元代的李桓曰“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与朱元思书》,跟着吴均一起游览富春江……
(板书:与朱元思书 吴均)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手段引入课文,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检查预习,诵读美文
1.预学展示,走近作者(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简介”“背景链接”栏目)
2.仿例诵读
听配乐示读课文,听读时注意字词的读音,听清句子的停顿。同学们仿照示读放声自由朗读。
(1)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
缥碧(piǎo) 湍急(tuān) 夹岸高山(jiā)
轩邈(xuān miǎo) 泠泠作响(línɡ) 嘤嘤成韵(yīnɡ)
鸢飞(yuān) 戾天(lì) 窥谷忘反(kuī)
横柯上蔽(kē) 有时见日(jiàn)
(2)读出节拍。
师点拨:这篇骈文基本上由对偶句和四字句组成,读时要注意它的节奏,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有时我们可通过它的音节读出有些句子对偶的特点,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等。
(3)读出韵味。
本文多用四字对偶句,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文章节奏,为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做铺垫。
三、以言带言,疏通文意
借助注解和相关资料把课文通顺地译成现代文。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重点强调下列句子的翻译。
课件出示: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译文: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大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译文: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译文: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俗事政务的人也会流连忘返。
【设计意图】重点语句检测,看学生对课文的翻译是否准确到位。
四、品水析山,分析手法
1.品“奇山异水”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本文的总体结构。
预设 本文是按照“总—分”的结构来写的。先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来进行概览性的总写,接着分写山、水之奇异:先写异水,再写奇山。
师:说到“奇山异水”,文中的哪一部分写“异水”?这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