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小题,约6590字。

  苏州市吴中区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2020.7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并用2B铅笔认真填涂考试号。
  3. 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 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5. 保持答题卷卷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第一部分 基础部分(26分)
  1.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7分)
  “芳林旧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前人艰难的探索,后人无法感受;后人开(tuò)
  ▲  的进取,前人也难以替代。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下一棒”永远被给予厚望、赋予担当。如今的90后、00后,正在从前人手里接过“接力棒”,奋力起跑新时代留给自己的那“一百米”,在这场荡气回肠的战“疫”中,青年面对生死考验,无所畏惧、百折不挠,展现出的奋斗精神和道德力量,将当下的青春力量映射得熠熠生辉。
  在大灾大难的漩涡中心,在生死决择的紧要关头,4.2万多名医护人员星夜驰援湖北,他们中间有1.2万多名90后、00后,迸溅出青春之火,完美地向世人证明,他们完全是可以信赖、能够托付的一代。这些昨天父母眼中的孩子,在苦难中(zhuó)  ▲  壮成长,已然成为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和希望。青春就像一条河流,无论是一马平川还是激流险滩,始终唱着奋进的歌声毫不停歇地奔流向前。他们一定能用“人生之春、人生之华”的无悔之青春开启新的历史航程。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① 开(tuò)  ▲  ②(zhuó)  ▲  壮
  (2)找出文中一个错别字,并改正。(1分)
  改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① 给(   )予 (A. jǐ  B. gěi) ②迸(   )溅 (A. bèng  B. bìng)
  (4)下列哪一项分析是不正确的?(    )(2分)
  A.“熠熠生辉”这个成语中的“熠熠”是形容闪光发亮的意思
  B.“一马平川”和“川流不息”两个词语中的“川”字意思相同,都是“河流”的
  意思。
  C.文中的“给予”和“赋予”是近义词。
  D.文中的“荡气回肠”和“激流险滩”都是并列短语。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 故园东望路漫漫,        ▲        。(岑参《逢入京使》)
  ② 草树知春不久归,        ▲        。(韩愈《晚春》)
  ③       ▲        ,一览众山小。 (   ▲   《望岳》)
  ④        ▲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⑤ 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⑥ 商女不知亡国恨,       ▲        。(杜牧《泊秦淮》)
  ⑦ 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⑧ 当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袭来,面对严峻考验之时,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群策群力、
  共克时艰,用智慧与勇气战胜了疫情。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所说“         
  ▲       ,        ▲      ”,遇到困难,只要无所畏惧,勇于去探索去发现,
  胜利的光芒定会绽放。
  3.名著阅读。(5分)
  (1)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在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中,以非凡的想象力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小说自1869年发表以来,“鹦鹉螺号”载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潜入“大海的深处”,不断领略探索海洋的奥妙,请简要描述其中一处海底的神奇的景观。(2分)
  ▲                                      
  (2)我们谈到“英雄”时,就会在心中产生一种崇敬之情,一种敬畏之情。因为他所代表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我们在读小说《海底两万里》时,会发现其中也有英雄。请结合具体的情节说说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原因是什么?(3分)
  ▲                                      
  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6月1日,《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在当天,来自市城管部门的统计数据,全市各板块共出动870余人次,对1388个点位进行执法检查,共教育劝阻不规范行为1397起,开具整改通知书477张,对单位、个人开出罚单96张。违规了,要么不被发现,一旦发现,罚你没商量。这是加深认知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途径。垃圾分类已经迈入了“硬约束”时代,处罚毕竟还是手段,目的是倒逼全民垃圾分类习惯的最终养成。
  (摘自《苏州日报》)
  【材料二】
  【材料三】近日,吴中区区级可回收物收运队伍正式投运,居民在家整理好可回收垃圾,然后手机“下单”,24小时之内就有专门的回收员就开着小车上门。这套模式是跟市级APP“易丢丢”网络平台全面对接了。回收之后的纸箱易拉罐等可回垃圾,被集中统一归置,实现资源再利用。不少居民直呼这样的回收方式太方便了,而且可回收物换来的钱可以进行消费,也可以提现,所以,是不是一丢丢都不想乱丢了。
  (摘自“吴中发布”微信公众号)
  (1)以上三则材料告诉我们苏州市为了保障垃圾分类更好地实施采取了哪些创新措施?(2分)
  ▲                                      
  (2)下列是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的上句。请从中选择一则,拟写下句,下句与上句字数要相同。(2分)
  ①垃圾分类益处多,           ▲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