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3680字。
2021全国新高考60篇背诵古诗文注析
(一)文言文
必修(10篇)
1.《论语》十二章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①?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子曰:“朝闻道②,夕死可矣。”(《里仁》)
子曰:“君子喻③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④,然后君子。”(《雍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⑤,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⑥。迩⑦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⑧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注】①如礼何:把礼怎么样。“如……何”是古代常用句式,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②道:道理,真理。指宇宙间的一切法则、道理。③喻:明白,通晓,这里译为“懂得”。④文质彬彬: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多用来指人文雅有礼貌。彬彬:文质兼备的样子。⑤篑:筐。⑥“可以兴”四句: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可以锻炼合群性,可以学得讽刺的方法。⑦迩:近。⑧敏:聪明,敏捷。
【赏析】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伦理思想、教育观念、政治主张等。本文所选的十二则语录,主要围绕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来阐述。语言文字精炼,含意广博,诵读起来朗朗上口。
第一则将“仁”和“礼”“乐”联系起来,表达了“仁”作为人的内在道德情感的重要性。
第二则阐述了人对“道”的捍卫与追求。
第三则阐述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第四则强调向贤人学习,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五则强调了“文”与“质”的辩证关系,内外兼修,方为“君子”。
第六则强调人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第七则表述了为人处世中坚持的重要性。
第八则强调了君子的三种基本品德——智慧、仁爱、勇敢。
第九则强调人要学会换位思考。
第十则高度概括了诗的审美作用和教育作用。
第十一则强调人在行事时要敏捷,说话时要谨慎,并注意随时向有道之人学习。
第十二则阐明了“仁”的核心思想,即人要适当地克制自己的欲望,使一切合乎礼制。
2.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④, 使之然也。故木受绳⑤则直,金就砺则利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