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970字。
6 兼爱
一、读准字音
翟(dí) 弗(fú) 慈爱(cí) 诸侯(zhū) 恶施(wū)
二、辨识通假
1.当察乱何自起(“当”,同“尝”,尝试)
2.故不孝不慈亡(“亡”,同“无”,没有)
三、一词多义
1.事
2.攻
3.爱
4.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动词,治理)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动词,惩处)治居第于封丘门内(《训俭示康》)(动词,修筑)起不相爱(动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
5.相皆足以相国(《晋公子重耳出亡》)(动词,辅佐,扶助)鸡犬相闻(《桃花源记》)(副词,互相)
6.贼
7.焉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助词,才)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为学》)(代词,哪里)
8.若
四、词类活用
1.虽父之不慈子(形容词用作动词,慈爱)
2.故亏父而自利(使动用法,使自己得利)
3.盗爱其室,不爱异室(动词作名词,小偷)
五、古今异义
1.子自爱,不爱父
古义:只爱自己。
今义:指爱护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名誉。
2.贼爱其身,不爱人
古义:爱惜别人。
今义:爱慕的人、恋爱的对象或婚姻对象。
六、文言句式
1.当察乱何自起?(宾语前置句)
译文:考察这是由什么引起的?
2.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判断句)
译文:臣下不孝顺君王和父亲,这就是所说的混乱。
3.皆起不相爱。(状语后置句)
译文:都是因为人和人不相爱引起的。
4.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判断句)
译文:不能不鼓励爱别人,道理就在此。
七、文白对译
圣人 以治 天下 为事 者也,必 知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事务的人,必须
乱 之 所 自 起,焉 能 治之;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于是才能对它进行治理;
不知 乱之 所自起, 则不能 治。譬之如果不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就不能进行治理。这就
如 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 疾之 所自起,好像医生给人治病一样,必须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
焉能攻之; 不知 疾之所 自起,则弗能攻。 才能进行医治;如果不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就不能医治。
治乱者 何独不 然?必知乱之所自起,治理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
焉能治之; 不知 乱之所自起, 则弗能 治。 才能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
以治天下为事: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焉:于是。攻:治疗。
圣 人 以 治 天 下 为 事者也,不可不察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事务的人,不可不考察
乱之所 自起。当 察 乱 何 自 起?混乱产生的根源。尝试考察混乱从哪里产生呢?
起 不相爱。臣子之不孝 君 父, 所谓乱也。起于人与人不相爱。臣与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谓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