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阅读突破专题二古诗鉴赏单诗精练五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含解析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阅读突破专题二古诗鉴赏单诗精练一小寒食舟中作含解析.docx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阅读突破专题二古诗鉴赏单诗精练八念奴娇.docx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阅读突破专题二古诗鉴赏单诗精练二宿府含解析.docx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阅读突破专题二古诗鉴赏单诗精练六晚秋登城北门含解析.docx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阅读突破专题二古诗鉴赏单诗精练七水龙吟.docx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阅读突破专题二古诗鉴赏单诗精练三过五原胡儿饮马泉含解析.docx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阅读突破专题二古诗鉴赏单诗精练四答张十一含解析.docx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阅读突破专题二古诗鉴赏单诗精练五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含解析.docx
单诗精练八 念奴娇•过洞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更无”一句,写出了洞庭湖碧波万顷,水波不兴,幽然之境令人神往。
B.“短发”两句,词人幻想自己在清冷的月色中泛舟,心志坚定,绝不动摇。
C.下片“尽吸”一句,以西江水为酒,极尽夸张之能事,凸显豪放之风。
D.本词天光与水色、物境与心境,全都和谐相融,给人以光明澄澈之感。
2.张词和《赤壁赋》的以下内容都描写了月下水上的美景,但寄寓的思想感情并不完全相同。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思想感情的异同。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苏轼《赤壁赋》)
答: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一开头就紧扣题目,直说地点与时间,“更无一点风色”表明不仅无风,连风的影子都没有,表达富有新意。
B.“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作为上片的结语,同时巧妙引出下片写景,回顾岭海一年。
C.“肝肺皆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与上片“表里俱澄澈”虚实相映,写人写景内外一片澄明。
D.词人最后做主人,请天地万物做客人,想象瑰丽;敲击船舷,仰天独笑,豪情满怀。
2.请比较本词与曹操《短歌行》中“月”的意象,说说它们在艺术手法和情感上的异同点。
答:
答案精析
第一组
1.B [“短发”两句为实景,非幻想。]
……
单诗精练七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开头两句暗指中原大好河山沦陷,只有“万里长剑”才能力挽狂澜,寄托了词人光复河山的雄心壮志。
B.上片中间“我觉”三句,借景喻事,暗示了时下局势的危难;与前面几句形成对比,情感基调由热烈转为凄冷。
C.下片表达了词人已知国事难为,看透千古兴亡、百年欢笑、是非成败而获得的一种淡泊悠然的闲适心境。
D.下片结尾写夕阳中航船卸下帆,抛锚沙滩,和平景象与开篇的战云密布不同,也暗示了主和派的麻木不仁。
2.这首词中说“元龙老矣”,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也说“廉颇老矣”。词人说这两位古人“老矣”,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举头西北浮云”,用“天空被浮云遮蔽”隐喻中原河山沦陷于金人之手。
B.上片中间用“我觉”二字领起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的清寒冷寂景色的描写。
C.“元龙老矣”以下三句表达了词人的身体、精神都已老了,将去过隐居自适生活的愿望。
D.这首词借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来抒发激昂慷慨、摧折压抑的情感,颇具辛词特点。
2.请结合全词赏析“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
单诗精练一 小寒食舟中作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交代写作时间与地点。“舟中”一语双关,真实反映了杜甫晚年的漂泊处境,同时隐喻天下百姓像自己一样流离失所。
B.首句承题,写诗人强打精神,饮酒过节。“强饮”两字意蕴丰富,折射出诗人不欲饮酒、应节当饮、以饮浇愁的复杂心绪。
C.第二句写诗人穷愁潦倒的身世际遇。以儒士之身而戴隐者鹖冠,点出诗人无官无职,包蕴着不为朝廷所用的无奈与辛酸。
D.尾联总束全诗,深化主题。面对眼前春江之上青山白云的自然景色,诗人遥想万里外的长安,表现了他忠君忧国的执着。
2.第三联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佳辰”句不仅说多病之身不耐酒力,也透露着漂泊中勉强过节的心情。这个起句为诗中写景、抒情安排了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开端。
B.“隐几”句运用典故,点明了诗人失去官职、不为朝廷所用的身份,刻画了舟中诗人的孤寂形象。
C.“天上坐”“雾中看”是诗人在舟中的所见所感,非常切合年迈舟居观景的实际,也让读者感受到其复杂的心绪,笔触细腻含蓄。
D.全诗写景皆舟中所见之景,情乃舟中人的穷困潦倒、漂泊困苦之情,一个“舟”字贯串全诗,境界皆出于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