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10字。
三顾茅庐
教材解说:
《三顾茅庐》是根据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的,记叙了刘备第三次前去隆中草庐拜谒诸葛亮,终于见到了诸葛亮本人,而在他精诚所至、礼贤下士的精神感召下,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课文用张飞的莽撞、无礼,反衬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文中着力刻画了刘备的语言、动作、神态等,重点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杜甫曾写诗赞叹 此事——“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足见其影响和意义之大。
学习这篇文章,要学习层层铺垫、处处对比的写法,懂得将人物的特点表现得尤为鲜明突出,将故事情节渲染得尤为波澜起伏,将环境描写的作用发挥得水到渠成。明确文章通过各种手法和不同的细节,集中展现了刘备的诚恳、诸葛亮的智慧、张飞的莽撞,从而突出了本文的主旨思想。
教学目标:
1. 阅读课文,体会小说精妙的构思,感受故事情节的巧妙施展。
2. 反复阅读课文,了解小说塑造人物采取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
3. 感受小说的主旨,理解文章表现出来的人性美,培养谦恭有礼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小说精妙的构思,学习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手法突出人物特征。
难点:把握文章思想内涵,感悟人物形象的人性之美。
教法与学法:
教法:1.自读点拨法:结合名著背景,点拨学生研读文章,感悟文章的写作技巧。
2.情境设置法:利用视频和图片,给学生以情境感,引领学生感受文中的人性之美。
学法:1.阅读品味法:通过反复阅读与品味,深入文本, 感受这篇小说的独特魅力。
2.自主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小组合作,领会人物特点及文章主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与本文有关的拓展资料。
学生:1.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勾画语句,形成初步的阅读体验。
课时安排:
1课时
探究新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策略 设计意图 教师随笔
一、导入课文。 (8分钟) 导入法一:课前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并介绍:
一曲荡气回肠的歌曲,让我不由地想起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叫“老不读《三国》,少不看《西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西厢记》的主要内容是爱情故事,而《三国演义》里充满了斗争,但那是智慧与智慧的对决,是心灵与心灵的厮杀,是灵魂对灵魂的拷问。鉴于此,我们今天就学习一个《三国演义》的片段。虽然这个片段没有厮杀打斗的场面,却奠定了三国形势的格局。关于这个故事,还有一个有名的歇后语:三顾茅庐——有备而来。(板书课题:三顾茅庐)
导入法二:
今天,老师和大家共同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品三国,猜人物。我出示人物画面,你们来猜出他的名字。最后出示诸葛亮与刘关张的画面,要求说全姓、名、字。教师总结:看来,大家对三国中的人物十分了解。今天,我们就重新走到他们中间, 读一段他们的故事,看看他们能给今天的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 (板书课题:三顾茅庐) 视频作品富有可视性、直观性、感染性,可使学生真切地感受《三国演义》的荡气回肠和非比寻常。这样的导入安排生动形象,容易激发学习兴趣。
游戏导入注重交互性,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交流,容易较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