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640个字。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的三篇文章内容不同,体裁各异,但都跟动物有关。《猫》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记述了作者自己家三次养猫的经历。作者以人道主义的情怀,对三只猫得而复失的过程进行了细腻的刻画,描写了“我”与家人悲痛、遗憾的心情,尤其是对第三只猫的歉疚之情,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善于自我反省的精神。《动物笑谈》是一篇科普文章,作者从一个动物学家的角度,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记述自己观察动物习性和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写出了动物们的调皮可爱,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动物的喜爱和欣赏之情。《狼》是一篇文言小说,写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争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是人与动物关系的另一面,故事虽短,但矛盾激烈,情节紧凑,引人入胜。这些课文从不同的侧面记述了人与动物的故事,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展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学习本单元,主要是继续学习默读,进一步培养学生默读和把握文章中心的能力。在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默读的技巧,提高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提醒学生在默读的过程中,将注意力从字句逐渐过渡到句子的主干,再进一步抓住段落的中心句,理解所读文章的深层内涵。在训练学生写作中,帮助学生认识立意(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细心体会,学习提炼中心,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与思考。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阅读 16.猫 2 1.积累生字词和文言字词。
  2.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它们所象征的可贵精神。
  3.结合圈点勾画、做摘录等,继续训练默读的技巧,提高对不同体裁文章的分析和把握能力。
  4.从多方面入手,训练和提高学生概括文章中心的能力。认识文章立意的重要性,并围绕立意设计线索、组织材料、安排详略,表情达意。
  17.动物笑谈 1
  18.狼 2
  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 2
  16 猫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默读的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习惯。
  2.了解“我”家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厘清文章的结构。
  3.体会“我”同情弱小、勇于自省的精神,学会关爱动物、尊重生命。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默读,通过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方法,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品析语言,了解“我”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厘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师:瞧,这些猫真可爱!不仅我们喜爱猫,古今中外的很多名人也喜爱猫。钱锺书曾经帮猫打架,为猫写诗;季羡林的猫亦步亦趋地随他散步,在他的稿纸上撒尿;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生前为猫立下遗嘱,以保证猫在他的府邸生活无忧……可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本环节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摘录和概括等阅读技巧,梳理“我”和家人对三只猫的印象、感受,总结三只猫各自的特点和命运,从而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与结构层次。养了几只猫后却说“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猫》,去看看为什么他家永不养猫。
  (板书课题、作者)
  【设计意图】由图片、名人与猫的趣事引入,到郑振铎先生家“永不养猫”,形成一种对比效果,设置悬念,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探究欲望。
  二、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名片”栏目)
  课件出示:
  郑振铎,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认为文学“是人生的镜子”,主张文学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他创办的《儿童世界》作为五四运动后诞生的第一本儿童文学周刊,曾一扫当时少儿期刊成人化的诟病,为我国现代儿童读物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著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