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80字。
人教部编版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28分)
1.古诗词默写(10分)。
(1)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再扣诗题中“遥有此寄”四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谈“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8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我还依稀记得,我幼小时候实未尝 xù 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的做法,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自从得了这一本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
(1)以上文段选自《 》(篇目名),“这一本教科书”指《 》。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画线的字注音。
xù( )意 忤( )逆
(3)“依稀”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
(4)“教科书”中让“我”最不解,甚至发生反感的是哪两个孝道故事?作者分析这些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3.名著阅读(4分)
《朝花夕拾》是 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其中《藤野先生》一文中 和 (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 的想法。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春》的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等。
B.老舍,原名舒庆春,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唐代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曹操是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李白、王湾都是唐代诗人。马致远是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5. 下列画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山赏雪。
B.小学毕业典礼那天,我们班的女生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
C.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D.2016年4月4日,曹文轩问鼎世界儿童文学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奖。这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向世界,也是中国文学多年发展指日可待的结果。
6.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精彩美丽。来吧,同学们,参与我们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自然》吧,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让我们看风景去!
(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词。
(2)请你仿照例子为此次活动再设计两个环节。
(一)第一环节:绘四季美景。
(二)第二环节:
(三)第三环节:唱四季歌。
(四)第四环节:
(3)历代文人墨客向来毫不吝啬对四季的描绘,有苏东坡、杜甫、李白等著名文人的诗词为证。请打开你的知识库,挑几句诗词与大家共享。
春: (作者:________)
夏: (作者:________)
秋: (作者:________)
冬: (作者:________)
(4)也许你在远足过程中看到一些破坏自然、污染环境的现象,请对此写一两句宣传标语。
二、阅读(42分)
(一)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13分)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②古老的济南,城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