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90字。
写景抒情散文
写景抒情散文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作者独特情感以及生活体验的一种散文形式,融情入景、寓情于景是其基本特征。写景和抒情是这类散文的两个要素,或由情而景,或由景而情,都是构思行文时通常采用的方法。
1.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这个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观察生活、观察事物,自然能够感触到景物的内在气质,并以此传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段著名的文学佳话,说的是现代散文名家朱自清和俞平伯同游秦淮河,都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作文,结果俩人写得风格迥异,各有千秋。面对怡人的秦淮美景,二人的感受却不相同:朱自清很迷恋,俞平伯却感觉到陌生。他们都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感受,从而有了不同的情感体验。
2.描写景色要抓住重点,层次分明;表达情感要融情入景。如何描写景物,如何在景物描写中充分寄托情感,这是这类散文写作的难点。再说这两篇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和俞平伯两位先生在景色描写的处理上是各有侧重的。既然是游览秦淮河,那么眼里见到的景色是非常多且杂的。描写什么景色,怎么描写呢?朱自清先生选择的景物是船、水、桥,而俞平伯先生选择的则是船、桥、灯火、灯影。选择的景物不同,但是描写得都层次分明,自成一体,按照时间顺序娓娓道来。不同的景物表达出的情感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读者从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中感觉到的是对秦淮河的感性迷恋,而从俞平伯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的则是其对古今秦淮河差异的冷静反思。
3.要充分运用表达技巧,写活景物。在描写景物时,可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技巧来状摹景物,把美的感受巧妙地传达给读者。在句式上,可以长短句结合,营造出节奏美和韵律美。在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有这样一段:“我这时被四面的歌声诱惑了,降服了;但是远远的、远远的歌声总仿佛隔着重衣搔痒似的,越搔越搔不着痒处。我于是憧憬着贴耳的妙音了。”这样的描写,将我们带入了当时的情境中,不自觉地引发了我们的联想。而在俞平伯的文章中:“小船儿载着我们,在大船缝里挤着,挨着,抹着走,它忘了自己也是今宵河上的一星灯火。”用几个动词,就巧妙地传达出了独特的意境,形象生动,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废园外
巴金
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又到了这里来了。
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