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000字。

  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三5月联考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茅盾的悲悯
  ——浅论《春蚕》
  茅盾的作品开头总是无限度地扩大了成功的喜悦,但最后却反差极大地一落千丈。这样的落差使人十分容易便产生一种同情。《林家铺子》《子夜》《春蚕》都是如此。
  《春蚕》的写作灵感是来源于报上一则关于“浙东今年春蚕丰收,蚕农相继破产”的消息。茅盾试图找出一条新的道路去帮助农民摆脱困境,这些尝试使他较为准确地把握了造成农民困境的根源,也一定程度上意识到农民想摆脱这种命运就必须参加革命的出路。同时,茅盾笔下的农村更多地包含着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
  然而老通宝家的遭遇就是中国的现实写照。作为传统的农民,他们忠厚老实,勤劳勇敢。但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性质,帝国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国民政府的腐败,这一切的一切迫使农民不仅“丰收成灾”,而且“不丰收更成灾”。
  茅盾深刻地认识到了农民在社会大背景下的无力和被动。社会动荡下遭遇最不幸的便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所以作者也对此寄予了无限的同情。
  与此同时,茅盾也苦恼于农村落后贫穷所带来的一系列后遗症,最为明显的便是对迷信思想的反对。
  文中多次提到农民的迷信行为。比如老通宝认为小陈老爷吸食鸦片是因为长毛在阴间告状,而他自己家衰败是因为杀过一个路过的小长毛。还有关于对黄道士的测字的描写,据说“今年的青叶要贵到四大洋”,以及人们对用蚕房墙脚发芽的大蒜来预测春蚕的长势吉凶的那种极度迷信。甚至因为荷花家的春蚕长势不好便全村一起隔离荷花夫妇,称荷花为“白虎星”,还有就是“收蚕”时一定要举行无比隆重的仪式,不然便不吉利不会有好收成。这一切毫无现实依据的东西,在作者笔下的农村却得到无数人的信服。茅盾在文中表达他对农村迷信的一种讽刺。
  但茅盾对农民的抗争是持赞扬态度的。虽然怜悯于农民的悲惨遭遇,但他更希望看到的是农民自己行动起来,为摆脱贫困而努力。
  在老通宝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一辈农民的挣扎和不妥协。虽然他缺少反抗精神,但他本能地去仇视外来事物,本能地怀着渺茫的希望,日复一日地努力耕耘,企图通过一个老式农民的法子来脱贫致
  (摘自草笠轻的新浪博客《茅盾的悲悯——浅论<春蚕>》)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林家铺子》的开头也是无限度地扩大了成功的喜悦,《子夜》也是如此,主人公吴荪甫开始是成功的,最后却一落千丈。
  B. 茅盾非常准确地把握了造成农民困境的根源,也清楚地意识到农民想要摆脱这种命运就必须参加革命的出路。
  C. 造成以老通宝家为代表的农民相继破产的原因是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茅盾认识到了这点,进而更加同情农民。
  D. 茅盾对落后贫穷的农村存在的迷信思想是反对的,但他对农民的悲惨遭遇也只是停留在怜悯的态度上。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茅盾对农民出路的探索一直不停歇,从《春蚕》到《残冬》,反映出作者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的历程。
  B. 文章从对农民困境的同情、对农民迷信的讽刺、对农民抗争的赞扬和对农民出路的探索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C. 茅盾对农民的抗争是持赞扬态度的,文中只是一笔带过,是为了突出对农村描写“更多地包含着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的主题。
  D. 文章以“总一分”的结构阐释了茅盾作为一个文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悯之情和一颗文人的赤诚之心。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通宝一家是整个社会的缩影,他们家的遭遇就是中国的现实写照,证明了造成农民生存悲惨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环境。
  B. 《春蚕》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报上的一则消息,这说明文学创作虽然可以虚构,但还是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
  C. 茅盾因为个人对迷信思想的反对,所以对于农村落后贫穷所带来的一系列后遗症的苦恼表现得十分明显。
  D. 《春蚕》不仅反映了社会现实,它更大程度上代表了知识分子阶层关注民生、关怀民众 一种态度。
  【答案】1. A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倒、无中生有等问题。
  B项,“非常准确地把”“清楚地意识到”错误。原文为“较为准确地把握了造成农民困境的根源,也一定程度上意识到农民想摆脱这种命运就必须参加革命的出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下,在线教育市场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1月底,教育部发布《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2月初,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对“停课不停学”工作提出明确意见,强调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教学。
  但面对突如其来的在线教育热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