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850字。
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学案
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宽泛的概念,从材料的选择、详略的处理、结构的安排到各种因素的配合变化都是广义的技巧问题。
(一)修辞方法:
l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3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4夸张: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反问:加强语气。
7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8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二)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共有5种: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1、 描写:就是用语言文字等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
(诗歌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
常见的描写方式或描写角度有:
①正面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就是直接面对人物、景物进行描述。
侧面描写,就是不从正面,间接地去描写人物、景物。侧面描写又叫侧面烘托。
《陌上桑》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看罗敷。
“万木冻欲折”就是虚写,是想象中的景象。 “万木冻欲折”与“孤根暖独回”恰好构成对比,反衬梅花“孤根独暖”的性格。
②虚实结合
虚写,是写想象中的景象。
实写,是写眼前的实景,写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如: 早梅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
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
如: 欧阳修《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