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0070字,答案扫描。

  焦作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人选唐诗中有的选录杜诗,有的并不选录杜诗,这种情况是杜甫研究的重要命题,以杜甫同时代作家作品为收录范围的三种诗选,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诗坛风气和主潮,《箧中集》也代表着一种新的思想动向,这些是当时比较重要的诗歌选本。杜诗亦在这三部诗选入选范围之内,却都先后意外落选。原因何在?
  《河岳英灵集》(殷璠)是被认为最能代表盛唐诗歌理想的诗选,盛唐诗坛重要人物基本入选其中。杜甫当时诗歌创作数量也不少,却没有引起诗坛和殷璠的注意、除了进入长安较迟、年资不深这一客观因素之外,主要原因应是杜诗本身的问题,即其内容、艺术风格和当时主流风尚并不一致。如深受今人赞美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其“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借写景而喻时事,乃至“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的高自标置,反而不如高适、薛据、岑参、储光羲等人的即景写实、淡定优雅,杜诗“沉郁顿挫”风格不太符合殷璠气象高华、“风骨”与“声律”兼备的要求。
  从安史之乱爆发到终老于江湘,正是杜甫创作高峰,在杜诗佳作不断涌现之时诞生的两部诗选《箧中集》和《中兴间气集》中却仍难觅杜诗踪影,原因何在? 元结于《箧中集》序虽称“尽箧中所有,总编次之”,其实并非没有严格的入选标准。元结序主张“雅正”,肯定入选作者“皆以正直而无禄位,皆以忠信而久贫贱,皆以仁让而至丧亡”,元结文学思想明显是盛唐“别调”,并非主流,正好和杜甫比较接近,然细审之,杜甫其人其诗并不完全吻合其选人、选诗之标准。杜甫曾为左拾遗,并非“正直无禄位”“忠信而久贫贱”者,且杜诗主题与单纯歌咏个人苦难也不一致,他们关注个人疾苦,而杜甫则忧国忧民,杜诗虽歌咏个人苦难,但往往推己及人,这种精神正是杜甫超越《箧中集》诸子之处。据卢燕新考察,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诗标准为“体壮风雅,理致清新”“朝野通取,格律兼收”。杜诗却没能入选《中兴间气集》,这显示出“沉郁顿挫”的杜诗受京城与江南两地崇拜盛唐气象高华诗人群的一致冷落。杜诗被《中兴间气集》与江南诗人群冷落,当然主要还是因为诗歌理念、诗歌内容与风格的巨大差异——卧病江湖感叹“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吟咏“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的杜甫哪能看到“中兴”气象? 此外,人际交往的限制也不可忽视。安史之乱发生后,杜甫漂泊蜀中,远离政治、文化中心长安,也与活跃的江南诗人群体存在巨大时空阻隔和社会身份的高低落差。
  早期唐人选唐诗中杜诗的落选也是时代的问题,《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代表当时诗坛主潮,杜诗的落选表明其与时代主潮相对隔膜的关系。杜甫从生前到身殁短期内未被主流诗坛理解、认可,根本上是因为其思想高度超过其同代人,其诗歌创新超越其时代。
  (节选自吴怀东《杜甫的诗为什么会落选——唐人选唐诗与杜诗早期传播、影响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与《箧中集》代表了当时诗坛风气和主流思想动向,是当时比较重要的诗歌选本。
  B.与高适、储光羲相比,杜甫的诗歌创作在即景写实、淡定优雅方面存在不足,这是殷璠没将杜诗选录集中的主要原因。
  C.杜诗主题已摆脱了对个人苦难的书写,其忧国忧民的精神高度成为其超越同时代诗人的重要特征,也是其不被选录的原因之一。
  D.当时诗坛,京城与江南两地崇拜盛唐气象,而杜甫却以“沉郁顿挫”的笔调书写人间疾苦,备受当时文坛的冷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引用杜甫的诗句,旨在论证杜甫的诗歌风格有别于同时期的诗坛风格。
  B.文章运用因果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针对杜甫诗歌落选于同时代诗选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C.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先提出问题,后分别从选录标准、诗风与时代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D.文章既肯定杜甫诗歌的思想高度,又指出其与诗坛现实和时代的关系,论证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人选唐诗中杜诗的落选,不仅有杜甫及其作品风格的原因,也与殷璠、元结和高仲武个人思想以及当时诗坛主流评价有关。
  B.元结的《箧中集》中体现的文学思想与杜诗比较接近,但杜诗之所以落选,是因为杜甫曾“有禄位”及其诗歌内容等不合要求。
  C.诗人的出身、社会地位、人际交往等客观因素,不仅影响诗人的文学创作,更影响到其诗文的传播与社会影响。
  D.符合时代发展主流的文学创作往往能够被时人接受而广为流传,这是评价文学创作水平的最基础标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近年来,多地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夜经济在激发消费潜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腾讯与瞭望智库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中显示,中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超过全天销售额的50%,2018年,国内夜间餐饮消费较上年增长47%。
  “在中国经济致力于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新的历史时期,夜经济由于其蕴含巨大的消费潜能、市场空间开始被人们关注。”在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付晓东看来,“随着人们对高质量、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特别是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