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10 老人与海.doc
第三单元 7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Word版含答.doc
第三单元 8 复活.doc
第三单元 9 百年孤独(节选) 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三单元 7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者的生活背景。
  2.熟悉故事情节。
  3.学会分析故事中人物形象。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通过语言、动作、肖像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小说的情节,分析大卫•科波菲尔、米考伯等人物形象。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本文带有“自传”性质的写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寄寓的道德理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分析故事中人物形象。
  难点:
  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法。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狄更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我所有的著作中,我最喜爱的是这一部。像许多偏爱的父母一样,在我内心的最深处,我有一个最宠爱的孩子。”大家知道狄更斯口中这个“最宠爱的孩子”的名字是什么吗?没错,就是《大卫•科波菲尔》。
  二、写作背景
  《大卫•科波菲尔》属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范畴,为我们细致勾勒出一幅19世纪中叶涵盖英国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画卷。该小说的故事背景依托于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代的英国享受着工业革命带来的显著成果,表面上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繁荣盛世,但实际上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凡此种种都在本
  ……
  第三单元 10 老人与海 教案
  教学目标
  1、细读人物的内心独白,分析小说主人公的硬汉形象。
  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探究海明威的创作风格和《老人与海》的深刻内涵。
  3、查找比较中外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的资料,与本单元中的中国小说进行比较阅读。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及其风格。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色。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环境中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小说主人公形象。
  难点:了解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我们嬉闹于欢乐的童年,当我们高歌在懵懂的少年,生命的长河已经注定我们不仅仅要看到浪花的美丽,还有浪花下的凶险,于是我们的生活中多了一个词语“挫折”!既聋又哑的海伦,耳聋的贝多芬,双腿瘫痪的史铁生,生活给予他们的是一个接一个的挫折,然而,海伦成功了,贝多芬也成功了,史铁生也成功了,挫折造就出的却是生命的最强音。什么使他们脆弱的躯体如此强悍?什么使他们敲响生命的强音?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被称为“现代英雄神话”的传奇人物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他将用朴实无华的文字,阐释生命的意义。 
  二、写作背景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并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经常一起出海捕鱼。1936年,富恩特斯曾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这条鱼太大,在海上被拖行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航途中又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当时这件事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1952 年,海明威发表了《老人与海》,这部作品赢得了诸多赞美,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三、作者介绍
  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奥克帕克,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海明威的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 ;1954年的《老人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