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60个字。
《雷电颂》教学案例
徐  玲

我是第一次教《雷电颂》,心里有些忐忑不安。为什么呢?因为这段文字运用拟人兼呼告,最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表达激烈的情感。而就我的朗读水平,是很难表现出那种排山倒海,吞噬一切的激情的。而教学本课,朗读是最好的教学手段。没有好的示范,怎样指导学生朗读呢? 
我赶紧从网上寻找到了《雷电颂》的朗读录音,听着录音朗读,我不禁被作品深深的感染了。我想:先让学生听听《雷电颂》吧,这样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感情,再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就不难了。
我在早读课上放那段被称之为“高潮中的高潮”抑或“课文灵魂”中的《雷电颂》的录音。这是剧中主人公屈原的一场内心独白。这段独白,想象丰富,气势雄伟,发出了对黑暗和邪恶的愤怒诅咒,表达了对光明和自由的热切追求;四十年代在重庆公演时,曾博得观众雷鸣般的掌声。我用的朗读录音是2005年中央电视台朗读大赛获金奖的作品,朗读者那彭湃的感情,那声声的呼告,那铿锵的语调,那饱满的声音,再现了2000多年的屈原形象,学生一定会被感染的。
然而,事与愿违:学生们在听这段录音的时候却很少激动,有的甚至发出窃笑,早读课后问一问学生,居然还有同学说:屈原有些神经质!当时我真是目瞪口呆。
    好在接下来不是语文课,我回到办公室,静下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场面?该怪学生觉悟不高还是课文离学生太远?什么也不该怪,怪只怪我对语文教学中的“真”研究不够,把握不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